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以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实施创新专项、优化科技服务、完善政策体系、创新驱动发展等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新增2家省新型研发机构,获省1200万元资金支持;促成清华大学县域固废综合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项目落地乳源;促成韶关市数字化绿色低碳微循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签约;炬光科技医疗健康产业项目规划与建设有序推进,分两期建设,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获得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3项……2022年一季度,我市交出科技工作亮眼“高分卷”。

以卫星升名气

2月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文昌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以“一箭22星”方式,成功将“韶关一号”在内的22颗卫星发射升空。该新闻经央视、广东电视台以及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发布后,极大提升了韶关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韶关一号”卫星将助力推进卫星遥感应用及产业化在韶发展,针对韶关市以及粤北地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监测、城市管理等重要需求,促进国产卫星更好地服务韶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平台聚资源

发挥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韶关先进材料研究院、中震科建(广东)防灾减灾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作用,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促成院士专家团队来韶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形成一批重要合作成果。  1月10日,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首个产业化项目——韶关市数字化绿色低碳微循环基地落户曲江,布局支撑碳中和产业链发展,推进技术研发、科技孵化和成果转移转化。以项目育主体围绕我市正在推进的“3+3”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市科技局积极谋划项目,重点加强上下游产业创新资源对接。  

2月25日,市科技局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组织10个优质科创项目签约,与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动项目以公司化运作、主体化建设、产业化发展。2月28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魏少军,合芯科技董事吉翔、姚克诚一行来韶,围绕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规划、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智能计算中心,携手挖掘市场算力需求开展深入交流。

以成果促转化

市科技局积极承接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引进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加快推动固态氢储/运材料及氢燃料电池技术、先进软磁(非晶/纳米晶)材料及器件、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等3个项目及配套的研发平台及生产线建设。  

2月23日举办“多孔介质燃烧及热工装备”技术成果推介现场会,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应用,活动促成了20家企业有意向开展技术合作。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最好的应用场景、最佳的转化平台、最优的服务保障,让更多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和专家团队在韶创新无惧、创业无忧、创造无憾的决心和信心。

以人才强支撑

实施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在2月25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对第一批立项的4个项目团队颁发“南岭团队”荣誉证书,在全市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同时,推动第一批“南岭团队计划”项目[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中震科建(广东)防灾减灾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广东凯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韶落地实施,引才聚才“强磁场效应”初步显现,人才与产业创新的“种子”正成为韶关竞逐新赛道、再造新韶关的力量源泉。

以基金促发展

市科技局牵头成立韶关科技成果转化大数据产业基金,通过支持培育在韶关落地的大数据产业初创期与成长期项目,吸引批量大数据产业项目及创业团队人才在韶关聚集,助推韶关大数据产业发展提速,加快大数据产业创新成果孵化转化。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方筱

编辑:李建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