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铀矿 再绽芳华

在翁源县坝仔镇,云雾如轻纱般缭绕,连绵的群山温柔地环拥着一片山地盆地,这里便是核工业741矿的所在地。  

1964年,那个静静藏在韶关翁源山坳里的铀矿,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绽放出震撼世界的光芒。核工业741矿完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三分之二的核燃料,助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那声巨响,仿佛至今仍在历史的天空中回荡。  

时光流转,60年后的9月19日上午,为了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核工业741矿红色革命教育馆暨核科普教育馆(以下简称“教育馆”)顺利开馆。  

这座依托741矿建筑旧址工人俱乐部拔地而起的教育馆,宛如一座历史的宝库。1500平方米的馆内空间,2个展厅如时光隧道,1个礼堂庄严肃穆,户外展陈丰富多彩。珍贵的文物、生动的图文、逼真的模型以及多媒体的完美结合,如同一位位无声的讲述者,深情地展示着核工业741矿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神秘的核科普知识。馆外,那静静陈列的铀矿采冶设备设施,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荣耀。  

当你置身其中,浏览那一幅幅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图册,静静观摩那一个个蕴藏着无数故事的模型,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你仿佛瞬间被拉回到了60多年前,那个老一辈核工业人热血燃烧、激情奋斗的核工业发展的年代。

秘密寻找铀矿

造原子弹急需珍贵的铀矿,只有在自然界中含量不足0.7%的铀235方可担此重任。彼时,新中国怀揣着强国之梦,毅然决然地决定发展原子弹事业。然而,西方国家却对中国进行严酷的战略封锁,想要进口普通物资都如登天般困难,更别提这种高度敏感的战略物资了。  

于是,一场以寻找铀矿资源为核心的伟大勘察活动,秘密而有序地在全国广袤的大地上铺开。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如无畏的勇士勇敢前行。他们的足迹,出现在茫茫草原、戈壁大漠、深山峡谷……  

1956年,三○九队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粤北“花岗岩型铀矿聚集区”——翁源下庄,开启了一场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寻找有工业价值铀矿的征程。当时,外国专家断言花岗岩体内不存在有工业价值的铀矿,但我国的地质科学家心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从未放弃、从未退缩。  

1957年8月的某天,在属于花岗岩地区的小帽峰上,伽马仪表盘上的指针如同欢快的精灵,疯狂飞转。找矿员们惊喜万分。他们意外地发现了几个伽马数值一千以上的分散异常点,就在那一刻,我国第一个大型花岗岩型铀矿床如同一位沉睡的巨人被唤醒了。  

这个铀矿床的发现,犹如一颗璀璨的启明星,为我国核工业点亮了希望的光芒。故而,它被赋予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希望矿床”。出于保密的需要,这个铀矿床没有具体的矿名,只有一个神秘的代号“四四一矿(后更名为741矿)”。随着矿床的发现,老一辈核工业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翁源的大山深处,他们建坑道、挖矿井、开拓“大帽峰矿床”、修筑专用公路…… 

▲核工业741矿红色革命教育馆暨核科普教育馆展厅一角。

在当时爆破材料和掘进设备极度紧缺的艰难情况下,老一辈核工业人创造新的施工生产方法,不断改善装岩和运输条件。在希望矿床6号坑道,他们创造了月手工掘进1330米的世界奇迹。

希望矿床有希望

铀矿找到了,可新的挑战如汹涌的海浪般扑面而来。由于没有正规的铀矿和处理铀矿石的工厂,1吨矿石竟然提不出1公斤的铀。然而,制造第一颗原子弹又急需2吨二氧化铀做试验。巨大的缺口等待填补,这个亟待解决的大难题摆在了原309队水冶厂技术负责人王明健的面前。  

希望矿床,真的会有希望吗?在那充满挑战的时刻,一次,王明健用冷水洗澡时,灵感如闪电般划过。他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给矿石“洗澡”呢!把矿石搞成黄豆大小,堆在一个大瓮里,用稀硫酸洗它,它就没有化学平衡了,不断地在吐故纳新。  

这个办法简单粗暴,还非常“土”,但它却如同一个神奇的魔法。在实验室里,成功地炼出了做原子弹的重要原料——“黄饼”(重铀酸铵)。这套行之有效的提炼方法被称作“土法炼铀”。短短两年半的时间,741矿区向原子弹基地罗布泊上交数十吨“黄饼”,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提供了三分之二的核燃料。  

其间,王明健、司守义、肖永源、陈思才、张福猷、潘桥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纷纷涌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壮丽的篇章,也由此确立了广东铀矿大省的重要地位。  

“通过土法炼铀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提供了合格的铀原料,是我国重要的天然铀生产基地。因铀而生的741矿区,继续为氢弹和核潜艇研制成功提供了合格的原料,是我国核工业的功勋矿之一。”每每讲到此处,教育馆讲解员核三代李依依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李依依在矿区出生,小时候也在此生活过一段时间。在她的记忆中,矿区宿舍、学校、医院、俱乐部、电影室、图书室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活“小圈子”。那是一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地方,那是一个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家园。

老矿换新颜

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兵改工”已恢复“国营”的741矿,如同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以铀为主,多种经营。在韶关南郊、西郊,建设职工住宅、厂房,开始“二次创业”。生产锑白、饲料蛋、合成树脂、泡沫塑料包装、不锈钢管、皮革手套等,为老百姓开发民用消费品,风光无限。  

时光流转,2002年,随着矿山限产,741矿宣布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和社区剥离,职工搬至市区,矿区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生活气息。这个曾经隐匿在人们视线之外的绝密核禁地存在过、辉煌过,又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  

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2016年,741矿矿山采矿、水冶关停,矿区无缝衔接,开启“绿色转型”发展模式,并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建设广东省辉绿岩绿色智慧矿山项目、粤北伴生矿尾渣处置库。

如今,完成生态修复的矿区,目之所及皆是“绿”,那是生命的颜色,那是希望的色彩。清澈的“希望瀑布”在矿区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又仿佛在展望美好的未来。

▲完成生态修复的矿区满目皆“绿”。

2021年8月,核工业741矿工业建筑群遗址保护及展厅修缮陈列布展项目顺利启动。主要修缮厂区门楼、忠字牌、忠字楼,工人俱乐部(展厅)等。通过串联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结合翁源县“中国兰花之乡”品牌,围绕温泉度假、特色乡村、旅游驿站,全力打造具有核工业特色,集旅游、研学、住宿、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工矿旅游基地。  

深秋暖阳映照下,古老矿区披上金色外衣,翻新后的外墙与“黄饼”颜色一致的建筑鳞次栉比,掩映在青山绿树中。年代痕迹层层叠加,新旧风貌相映成趣,好似一片庞大的城乡融合体。那是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那是过去与未来的精彩对话。  

原乡情浓。偶尔在矿内的某个转角,会碰到老矿工或者子弟们,携家带口回“娘家”,回到那承载他们所有美好青春的地方。那是一种情怀和眷恋。而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在校师生等,争先走进741矿,重温那段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感悟那催人奋进的工矿精神。那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先辈的敬仰、对未来的期许。  

核工业741矿,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它的故事,如同一首激昂的赞歌,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它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文字:韶关日报记者 邹方筱 通讯员 朱晨曦

图片由中核韶关金宏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