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以改革创新精神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近年来,市审计局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改革,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有力服务和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落实容错免责,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积极发挥审计在改革创新中引导和推动作用,研究制定《关于在审计工作中落实容错免责要求的意见》,将“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中,对容错情形、容错免责认定条件和认定程序、结果运用方面作出规定,明确了审计容错免责机制的14条情形。要求全市审计机关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审计理念,对在招商引资、破解征地拆迁难题等改革创新中因先行先试、敢于担当、突发处置而出现的失误、过失、过错与偏差行为,启动审计容错免责机制。让审计结论既有“硬度”又有“温度”,为改革的领导干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有力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

二是编印工作指南,提升审计效率。结合省、市近年来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编印《韶关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问题清单审计指南》,从政策落实、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生态文明建设、财政财务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11个方面,划定了339类问题类型、627种问题定性、429个审计实例、803条定性法规的指南事项,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助推了工作效率提高。

三是优化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报告在提交法规审理阶段,同时提交专业科室进行业务复核,并由业务科室出具经济责任审计复核意见书,切实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截至10月,共对8个市直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106个问题进行逐一复核,并出具8份经济责任审计复核意见书,提出复核意见48条。

四是改进报送方式,强化结果运用。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报送方式,由以往的“一份一报”调整为年度综合报告报送。报告更加注重反映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炼形成相关系统、行业、领域须引起重视和改进的建议意见,并帮助未列入审计的相关单位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自查自纠,实现审计成果从“点上发力”向“面上见效”转变。2020年市本级共完成19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涉及21位领导干部。

作者:通讯员 林桂玉

编辑:蓝洁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