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收集到的
一批有关韶关挖掘机制造厂的老照片
不但反映了六、七十年代
韶关重工业高歌猛进
欣欣向荣火热局面
而且还充分展示了
“老五八”那一代“垦荒牛”
为韶关工业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记者了解到,20世纪50年代末,国民经济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国家将韶关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成立“华南重工业基地筹建处”。1958年11月,2万多名热血青年肩负着建设粤北重工业生产基地的使命,告别城市、告别亲友,义无反顾地奔赴粤北山区,奏响了韶关重工业建设、发展的序曲,这批人俗称为“老五八”。
1959年7月,人才配备基本到位之后,开始建设华南重型机床厂(后改为韶关挖掘机制造厂),该厂直属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按照“边基建、边生产、边生产准备”的方针原则,“老五八”们白手起家,自己建厂房,自制多种专用设备、自主研发产品,先后建起锻、铆、金、装及工具、机修车间,承接国家任务。
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初,在全厂干部职工连续艰苦奋斗了一段时间,甚至几天几夜不睡觉,最终研制出了挖土方的“一立方米挖掘机”,当时工人们还将挖掘机开到市政府去报喜。这种机器很耐用,一台可以使用几十年,据说现在大宝山等矿山还有这种老式挖掘机。虽然条件很艰苦,但“老五八”们当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切为了国家建设。
在韶关挖掘机制造厂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步都印刻着“老五八”坚实的足迹,流淌着韶挖人辛勤的汗水。正是这批开荒牛“老五八”,韶关工业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厚实,实实在在地为地处粤北山区的韶关带来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矿精神”,也为今后韶关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王建喜 通讯员 林佩华
图片由林佩华提供
编辑:刘青
责编:黄悦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