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让“健康红利”更好惠及百姓

核心提示

“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看专家门诊,条件和县城医院一样,真方便!”日前,村民陈老伯因患高血压来到南雄市人民医院的医疗共同体油山卫生院治疗时,接受和县城医院一样的治疗,他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这是南雄市认真贯彻省、市医改工作部署,按照“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工作要求,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医疗共同体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果。  

2017年,南雄市成为广东省15个医疗联合体试点县之一,也是韶关唯一一个省县域医疗共同体试点县,建立以市级医院为重点、乡镇卫生院为主体、卫生站为网点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同时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破解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南雄市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组建共同体  大小医院成“一家”

“医共体的成立,可以提高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提高县域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医保、患者三方互惠互利。”南雄市卫计局局长邱万茹如是说。据介绍,县域医疗共同体(简称“医共体”)是当前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形式,目的是推进县、镇、村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共同提高三级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  

作为全省15个医疗联合体试点县之一,为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南雄市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参观学习了深圳罗湖区和安徽天长市(县级市)以及浙江衢州市等地医疗联合体运作模式,同时也借鉴其它县市医疗联合体先进做法,结合该市实际,历经5个多月组建了以南雄市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的第一医共体——南雄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和以南雄市中医院为牵头医院,联合南雄市妇计院组成的第二医共体——南雄市中医院妇计院医共体,并于今年6月4日举行揭牌仪式。  

南雄市人民医院医共体由10个成员单位组成,即雄州街道、百顺、帽子峰、澜河、全安、油山、邓坊、黄坑、珠玑镇和梅岭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辖区内村卫生站。南雄市中医院妇计院医共体由9个成员单位组成,即界址、坪田、乌迳、湖口、水口、江头、南亩、主田、古市镇卫生院及辖区内村卫生站。  

那么,要如何让医共体真正发挥作用?该市把医共体建设成为发展的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的共同体。两个医共体按照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信息管理、统一医保支付管理的原则实行同质化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水平,让大小医院成为“一家人”。  

“统一药械管理现在做得比较好,以往相对来说有些比较贵的、稀缺的、差价较小的药品难以购进,现在医共体内所有公益医疗机构都统一由一个供应商配送,保障了药品供应。同时,由医共体牵头医院主动作为去控制成员单位使用医保,通过信息化控制、24小时监控本单位及成员单位,可以有效避免过度医疗,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目前我们也在摸索中。”南雄市卫计局有关领导说。

送医下乡的专家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资源下沉    群众共享优质医疗服务

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卫生院冷冷清清,这种医疗需求“上小下大”、医疗资源“上大下小”的局面在许多地区还普遍存在。但是,自南雄市推行医共体机制以来,打通了“上转下沉”梗阻,使“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运行机制得到顺利运行,为医共体区域内的病人就医开通了绿色通道。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人次正逐步增多,医共体所带来的“健康红利”效果初显。

家门口也能看专家

不用跑到韶关、广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如今对于南雄市民来说已成为现实。专家来到乡镇巡诊,并向当地群众普及各类疾病预防知识,百姓受益的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在记者采访当日,就有来自南雄市中医院妇计院医共体的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到乡镇巡诊。  

“两个医共体的牵头医院都会派专家不定期去基层医疗机构出诊,有些专家是长期在基层卫生院坐诊的,比如南雄市人民医院两年前就派儿科医生到油山卫生院坐诊,看病查房同时给卫生院医护人员讲课,百姓的评价都很不错。”南雄市卫计局有关领导介绍说:“同时,基层卫生院也有医生来上级医疗机构学习,我们也在做相应的方案鼓励专家下沉,把职称等因素考虑进去。”  

李杰祺是南雄市中医院康复科医师,同时也是挂在水口镇卫生院的家庭签约医生,每个月都要去水口镇卫生院指导工作。“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建立一个健康档案,看一些基础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在能帮到当地群众的同时,也能积累到更多的经验。”  

记者了解到,为引进医学人才,该市积极贯彻落实韶关市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千人计划”引进方案。2018年上半年,南雄市卫计局同人社局等有关部门人员先后到广东药学院、韶关学院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等院校进行人才招聘工作,截至目前,南雄市在“千人计划”中招聘41名临床、中医、影像专业及护理、检验等的专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该市卫生人才队伍,解决了部分卫生人才的需求。

分级诊疗整合资源

“90%以上的住院病人不出县”是医改目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诊疗水平提高了,对于患有常见病、多发病的百姓来说,就可以选择就近就医,从而使分级诊疗落到实处。患者首先选择到就近的基层医疗机构,比如村卫生室、镇卫生院诊察,由全科医师给出诊疗意见,如果需要转诊,通过医共体的绿色通道,从镇向市(县)一级人民医院进行转诊治疗。在市(县)一级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到了康复期,就可以转到镇卫生院做康复期的治疗,实现了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南雄市试点从2016年开始启动分级诊疗,至今年7月,上转病例1710例,下转15例。  

在诊疗的过程中,医生也会综合患者的病状、病谱、不同发病阶段等因素,引导患者到最适宜的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市、县、村三级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信息共享,为病人诊治病情,实现了急慢分治、上下转诊的互动。在“医共体”机制下,通过分级转诊,医疗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患者得到高水平的服务,也减少了患者的家庭负担。  

然而,在现实中上转病人容易,下转却很难。究其原因,有关领导分析,除病人在思想上认为大医院好、不愿去基层医疗机构的因素外,还有卫生院技术力量有待提高等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病人下转,医共体牵头单位在患者下转到基层医疗机构后也要承诺病人几天过来查一次房、换一次药、指导医生用药,相信这样病人还是愿意接受的。”南雄市卫计局有关领导说。

特色专科融合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两个医共体根据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人口、功能定位等因素将其划分为医共体成员单位,同时积极发挥各自特色专业优势,互补长短,实现特色专科融合发展。  

据介绍,作为综合性医院,南雄市人民医院的儿科等是特色专业,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派儿科医生去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满足了基层群众需求。而南雄市中医院的中医骨伤、康复医疗等是强项,指导医共体内9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的业务开展,还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促进卫生院医疗技术能力的整体提高,当地群众也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与此同时,该市不断在“智慧医疗”服务群众上下功夫。目前,该市界址镇卫生院、坪田镇卫生院和南亩镇卫生院已试点开通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通过第三方平台,基层医院住院病人情况,上级医院医生可以远程会诊,协助诊断,指导用药,辅助检查图像可以上传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医生根据图像可以下传检查报告给基层医院,协助诊断。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治愈率。  

“在医共体内建立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我们正在打造这个系统,已经打造出检验中心和病理中心两个,下一步要打造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等,计划在今年局部推开。”南雄市卫计局有关领导说。下一步,该市计划分别投入256万元和176万元购置仪器设备等,把澜河镇卫生院和黄坑镇卫生院升级打造成两个中心卫生院,同时把这两个单位作为建设“影像中心”试点单位与县级医院互联互通,实现患者在农村看病能享受到二甲医院医生的诊断。

就医条件不断改善

在该市北城区的一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施工车辆进出繁忙。在不久的将来,南雄市中医院与妇计院医共体大楼即将在此拔地而起。  

据介绍,南雄市医共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该市重点民生工程,也是惠及南雄人民的惠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极大改善该市居民的就医条件、就医环境,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  

南雄市中医院与妇计院医共体建设项目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现已完成图纸设计及施工图审查,基坑开挖工作基本完成,已完成投资2500万元。南雄市人民医院门诊楼项目是融资项目,目前已经建好。CT和MR机房改扩建工程项目于今年7月1日正式开工,14项项目关键手续全部完成,CT和MR设备招标工作已启动,预计9月30日完成,目前项目累积完成投资100万元,预计今年10月30日前项目全部完工。  

此外,由乌迳中心卫生院升级而成的南雄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已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目前完成了高压旋喷桩、边坡支护施工及地下室承台及防水建设,至7月止完成投资额约3000万元,建成后将极大满足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

不断探索  深化医改任重道远

医共体建设是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民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是打造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南雄市推行医共体3个月来,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人才招聘、引进和流动难、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医保支付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  

据介绍,南雄市地处粤北经济欠发达山区,经济实力、地理条件、卫生工作条件及医务人员待遇均有所欠缺。当前虽然出台了韶关市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千人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吸引了部分大专以上的卫技人员到基层,但对新增的南雄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而目前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医保支付制度虽然有进步,但仍然制约医疗共同体的建设发展,不能调动医疗机构主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积极性。  

此外,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亟待打造。“医疗共同体的建立,必须实现医共体内和两个医共体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必须打造医共体成员单位互联互通的病理、心电、影像、检验、消毒供应等五大中心。而目前我市只有市人民医院完成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医院、妇计院信息平台仍未建立。支撑打造五大中心设备实施仍然缺乏。”南雄市卫计局有关领导说。南雄市的医共体建设,已经迈出了有力的一步,获得医患双方的许多点赞。下一步,该市将在医保政策、财政补助、人事薪酬等运行机制上寻找新突破,切实打破促进资源整合优化的制度障碍。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让群众就医享有更多幸福感仍任重道远。


(作者:侯海霞 曾 诚 张卿雄 陈美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