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在一张张小小的病床上,患有疾病的新生儿正伴随着机器的“嘀答”声安睡,周围安静得连医护人员笔头触纸的声音都十分清晰。包裹严密的新生儿科主治医师朱细金为双手消毒后,开始查看一个新生儿的病情。
从医十余年,这已经成为朱细金每天工作的日常。新生儿科作为市妇幼保健院危重病例最多的科室,新生儿不能诉说自己的病情,需要医务人员仔细的观察,稍有疏忽,后果不堪设想。朱细金也常常告诫自己,“上班如同上战场,需要绷紧每一根神经,更要细心观察,来不得半点疏忽。”
正是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以及敬业精神,多年来,在朱细金手上被治愈的患儿不计其数,其中不少原本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在看到她和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坚持和付出,又重拾希望。
去年9月25日上午,林女士(化名)夫妇带着已经半岁的双胞胎来到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送来一面书写“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的锦旗,感谢朱细金医生及全科医护人员。但早在半年前,林女士却为两名宝宝忧愁。那时,林女士经过各种困难好不容易才怀孕的26周的双胞胎因“宫颈机能不全,难免流产”被迫提前出生,出生时体重分别为765g和770g。
181天的孕育期,对于孩子、孩子的父母以及该院的医护人员来讲都是一场挑战。
胎龄这么小,体重那么低,宝宝出生后呼吸微弱,被转入新生儿科。看着宝宝的入院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再看看脑袋还没自己拳头大,胳膊与自己大拇指差不多大小的两个孩子,爸爸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怎么面对,当时有一刹那犹豫要不要救治。当值的朱细金医生跟双胞胎爸爸耐心沟通后,宝爸下定决心对孩子进行救治,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对两个小宝贝开启了71天的精心救治。
两宝宝发育嫩,在住院期间艰难地渡过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黄疸关等关卡。
1天、2天……71天的治疗与护理中,两宝宝的病情终于慢慢平稳了。
类似的例子太多、太多,不胜枚举。“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我时常告诫自己,要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每当看到健康的孩子和父母一脸幸福的表情,即便在治疗过程中再辛苦,我觉得也是值得的。”朱细金感慨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