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广告随处可见,街头巷尾绿意盎然、整洁如新,往日丢荒长草之地摇身变成了停车场,破败不堪的老旧小区重焕生机,还有那24小时亮着暖色灯光的“风度书房”,干爽清洁的农贸市场……文明创建,正让韶城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舒心。
今年,我市文明创建不松气不停步,不断补足城市建设短板,促进城市内涵提升,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改造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让群众从一件件具体的好事实事上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成效。
环卫市场化保洁效果看得见
城市环卫是城市管理的窗户。城市管理好不好,从城市整洁程度上就能看出。打造一个干干净净的城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好一座现代化城市环卫工作,激发环卫工人的积极性,购置好设备都尤显重要。今年,我市通过总结城市管理经验,探索出环卫市场化道路,引入社会资本帮助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现在保洁员上街的人数好像比以前多了,大街小巷难觅垃圾的踪影。”家住武江区芙蓉二路的市民张高看到的这一变化,正是得益于环卫市场化的深入实施。
据悉,环卫市场化有效提高了环卫工人的待遇,环卫工人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之前城区环卫作业标准中要求的“地上产生的垃圾随时清扫,行人随手丢弃的垃圾,在地上不能存留超过半个小时”“每周对垃圾桶清洗、冲刷”等工作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工作常态。
环卫市场化后,除了人有改变,各种环卫设施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最明显的就是背街小巷配设的垃圾收集容器。这些容器既方便了居民就近倾倒生活垃圾,又避免了大件垃圾乱堆放现象,使得城区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有了进一步改善,让市民生活变得更加舒心。
交通微整治动脉畅通人心畅
市民生活不仅要更舒心,还要更顺心,不能因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滞后而变得闹心。在今年的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名单上,市区停车场项目、交通节点整治等一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程就位列其中。
1年多前,家住浈江区的赵瑶瑶买到爱车,没曾想,这买车的快乐还没过去,新的烦恼随之而来。“在市区开车出门,最怕找停车位。”她告诉记者,自己有次替家人去市第一人民医院取体检报告,医院的停车场已经停满,马路边也找不到停车位。
无奈之下,她只能去到百年东街停车,一来一回耽误了好长时间。
为了避免停车难、无处停车引发出乱停车等一系列不文明现象,新年伊始,我市决定在市辖三区兴建、改建和扩建一批停车场,增设至少3000个停车位。一年来,通过对现有闲置用地盘活、向空中要地建设立体停车场、开放市委党校等机关单位停车场等多项措施,目前已完成增设公共停车位3426个,正在建设的还有1100个。
道路是城市的血管,一旦堵塞将严重影响城市的健康。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车辆保有量正在直线提升。有车一族们除了要面对停车难这一烦恼,老城区的道路拥堵“噩梦”也是不时发生。为系统改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综合提升交通通行能力,今年以来,我市编制了“优先公交发展、拥堵热点改善、慢行设施完善、停车供给管理、持续交通基建”5大行动共27项改善策略。
通过统筹推进市区主要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和打通次支“断头路”完善微循环路网建设,我市完成了惠民路改造提升等一批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缓解主要道路交通拥堵工程。采用交通微创新、交通组织优化、信号配时优化等精细化手段对五里亭桥东桥头、北江桥西桥头、工业中转盘等一批交通拥堵节点进行了改善提升。
“还真别说,现在工业中路大转盘的拥堵情况比原来有了极大缓解,最重要的还是事故次数的减少。”正如家住工业中路幸福家园的姜春凤所说的一样,各拥堵节点所采取的综合通行优化措施已经初见实效。
书房在门口城市涵养蹭蹭涨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最能给广大群众以“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滋养。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以“风度书房”建设为重要抓手,打造起“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及“市民家门口的图书馆”。
“这家书房真的很不错,它是‘风度书房’的成员,又跟其他的‘风度书房’有所不同,因为它有我们韶钢的特色,一些装饰物都是按老钢厂的文化理念来设计的。”家住曲江区韶钢小区的市民罗威表示,以前韶钢居民要借书只能往市区跑。今年年中,风度书房717分馆的落成,为他们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目前,风度书房全市网络架构基本形成,已建成43间,在建1间。向城中村、国有企业、老旧小区等区域倾斜,接下来“风度书房”的建设目标更加明确,像717分馆这样具有鲜明主题特色的分馆正鱼贯而出。在凸显韶关文化地标的同时,能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持续接受知识的感染、文化的熏陶、道德的感化,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文明人,筑成“善美韶关”的坚实基础。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