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其中,韶关的残疾人有19万。他们或是看不见蓝天,或是听不到鸟鸣,或因肢体残疾而行动不便……虽然身有残疾,但他们期待平等与尊重,对幸福生活充满向往。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记者走近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倾听他们的心声。
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5岁多的阳阳开朗可爱,在新丰一所普通幼儿园就读,很难让人相信2年前的他,是个连“啊”字也不会说的孤独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3岁的时候,他被医院确诊患有孤独症,让这个家庭陷入了痛苦之中,但他的父母却从未有过放弃治疗的念头。2017年3月,阳阳被送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2个月后,他第一次叫出“爸爸”“妈妈”,让他的父母感动得热泪盈眶。在父母的积极配合下,经过2年的专业康复训练,阳阳现在已经能和普通孩子一样正常交流。
“孤独症儿童发病率比较高,但社会认知度、接纳度都有所欠缺,家长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艰辛。普通人应该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包容心,多关心、关爱他们,不要用异样的眼光、态度去对待他们。”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余丁凤说道。
据介绍,为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法律保障,我市今年出台《韶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并自9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韶关市户籍0-6岁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含孤独症儿童)免费在机构内进行康复训练;对经评估符合条件的重度听力残疾儿童以及需做矫治手术的肢残儿童实施手术,在医保报销后给予一定的补助。
“跑腿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谢永清是武江区西河镇政府的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左腿残疾的他走起路来有些缓慢。2017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提交资料申请成为残疾人专职委员并很快通过审核,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接触到了更多的人、更广阔的世界。
“我的工作主要是为残疾人服务,每年都要走进辖区内的30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入户调查。起初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诉求并记录下来、录入系统。经过这两年的锻炼,我的各方面能力、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谢永清说,作为残疾人的“跑腿哥”,他充分发挥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为残疾朋友送上关怀与服务。
根据《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机关、企业等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安排残疾人就业,但有些企业却有顾虑。市残联工作人员说:“残疾人本身身体功能有缺陷,劳动强度、环境都有不同,需要无障碍改造,因此有些大型企业担心残疾人不好管理,不愿意安排残疾人,这就需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
据了解,为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就业和创业,我市今年出台了《韶关市扶助残疾人优惠办法》,并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补贴等,鼓励广大残疾人实现就业。
残疾人无障碍出行环境还需提升
家住浈江区十里亭塘瞭,谢永清每天要开电动车单程行驶15公里上下班,出行很不方便。去年6月8日,他报名参加残疾人汽车驾驶技能培训,并于11月底拿到C2汽车驾照,与此同时,他还领取了2000元的补贴。
据了解,今年5月,市残联制定韶关市残疾人汽车驾驶技能培训补贴方案,对符合条件并取得C1、C2或C5汽车驾照的残疾人给予一次性补贴2000元。这一方案的实施鼓励了更多的残疾人考取驾照,据统计,2018年和2019年,我市分别有20名、58名残疾人考取小汽车驾照。
这些扶助残疾人的优惠政策让残疾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不过,在残疾人无障出行等方面,依然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用残疾人公交卡,我们搭乘公交出行是免费的,但有一些路段、线路的公交车并不承认这种卡,还是要交费。另外,身边的无障碍设施还不够完善,我们没办法去使用。”谢永清说,“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市民可以从一些小事上来减少残疾人的心理压力,比如在路上遇到残疾人时耐心地等他们先过,不占用盲道等,还可以告诉自己的孩子,残疾人和正常人没什么不同,应该多尊重和理解对方,这样大家才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阳光与温暖。”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侯海霞 通讯员 黄婷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