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表彰先进典型 | ​在他的带领下,南雄这个贫困村焕发勃勃生机



说到李璟,相信不少人第一时间会想起那位写下“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一千古名句的南唐中主。本文的主人翁虽有着和南唐中主一样的名字,却没有像他那样给百姓带去无尽的战火,相反,在他的带领下,昔日深陷贫困“泥潭”的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美丽新灵潭。

外来书记筑新房 住户都说书记好

珠玑镇灵潭村作为南雄市脱贫攻坚的样板村、乡村振兴的网红村,记者曾多次采访,但从未见过第一书记李璟本人,因为他实在太忙了,不是在村民家了解民情就是在外为村里的产业呼喊宣传。

不久前,记者再次来到灵潭村,终于在该村幸福楼下“逮住”了这位为灵潭村奔走了3年的第一书记。彼时的他正熟络地跟贫困户谈笑,过问他们的生活近况,了解他们的生活需要。

“我住在幸福楼里,每天都要通过窗户眺望灵潭的新貌。这几年灵潭就像一个长开的小姑娘,越来越美,这些都是李璟和村镇干部们的功劳。”五保户钟崇贞表示,自打住进了幸福楼,自己就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省级贫困村灵潭村村民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幸福楼是灵潭村精准扶贫危旧房改造项目之一,由村集体出地,承建方垫资,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拎包就可入住。现在,幸福楼里住了6户与钟崇贞一样的贫困户。工作之余,李璟总会抽出一点时间来这里看看,与他们聊聊天,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小问题。

2016年4月,作为省纪委派驻的帮扶干部,李璟来到了灵潭村任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3年时间里,他恪尽职守、攻坚克难,一点点地将灵潭村拉出了贫困的“泥潭”。如今,走进崭新的灵潭村,村道宽阔平坦,村内溪水清澈见底,这里已经成为田园风光绝佳的休闲度假村,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

灵潭三年大变样 一语道尽扶贫情

时光飞逝,李璟已经结束在灵潭的扶贫征程。采访中,他和记者一起翻看了自己2016年刚来灵潭村时留下一些老照片,也和记者一样发出了惊叹。他说:“好多照片现在都想不起来当时是在村里哪个角落拍的,现在村里好像没有这样的地方了吧。”

美丽新灵潭。

“早没有了,要是还有这样的地方,我就不让你走……”村支书钟治军一边打趣着自己的这位老搭档,一边告诉记者,现在翻过的每一张老照片,都记录着李璟与镇村扶贫干部一起奋斗的时光。他回忆,刚到灵潭村的李璟,为了精准掌握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入户拜访了全村518户村民。

“当时我就想,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广东怎么还有这样落后的村。它不光穷,而且整个村子特别脏乱、破败,完全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李璟说,自己通过走访,发现灵潭不光没有产业,村里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也不高,村内的可用耕地更是非常零碎。

村民们在公共健身器械上活动。

找到了灵潭的“穷根”,李璟开始制定“药方”,根治灵潭的“穷病”。他制定计划,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争取帮扶资金,先后发展起光伏发电、腐竹加工、灵潭驿站等产业项目,并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协调扶贫产业项目的日常工作,同时流转村民土地,统一规划种植,提高土地附加值……目前,灵潭村扶贫三年规划中的40个项目已基本完成。2018年,该村村集体年收入由扶贫前的1.5万元到现在的61万元,驶入了脱贫奔康的快车道。

“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我只是抓好了落实而已,灵潭的改变功不在我。”临别灵潭,李璟希望仍在南雄奋斗的广大扶贫干部坚信“功不唐捐”,静待“玉汝于成”。

文字: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通讯员 董子龙 叶志平

图片:南雄市委宣传部提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