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都将面临处罚。消息一出随即在网络上引发全民大讨论,全国民众都将目光投向了上海。一个个上海人被垃圾分类困扰的段子更是带给了全国人民无数欢乐。
但在市民们欢笑的同时,记者却从市住建管理局方面得到消息。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布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至2020年年底,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城市和韶关、梅州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城市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大家没有看错,在这份省发布的关于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文件中,韶关赫然在列。其实,家住市区的部分市民可能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发现,一批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悄然进驻到自家小区,这其实就是试点工作的一个开端。
垃圾分类
解决城市“成长的烦恼”
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室政治学讲师、公共管理硕士王青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治理取得很大成效,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她说:“要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改善城乡环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每一个发展中的城市都要积极推进垃圾分类,韶关也不例外。”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查询得知
国家从2019年起
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作为试点城市,我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早从去年就已经开始。市住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开始该局就和社会上的一些公司合作,在浈江、武江、曲江三个区的部分小区、学校、厂区陆续放置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
赞: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
在我市三区“上岗”获好评
“现在分类丢垃圾,居然还能兑换商品了,这机器很先进嘛!”6月6日,记者来到曲江区中铁五局五公司马坝家属区,现场听到不少市民如上感叹。记者看到,现场工作人员与居民热情互动,引导居民正确使用垃圾分类设备、办理积分卡,同时派发垃圾投放说明手册向小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
曲江初级中学的同学正在使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回收垃圾。
小区居民颜凌对记者说:“这台机器进驻小区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了,相关单位也来给我们做过几次宣传、引导,现在大部分小区居民都能自觉地将一些原来乱堆放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这个机器中,整个小区的环境也因此变得整洁美观了许多。”
承接了曲江区现阶段大部分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沟通智慧城市科技发展(广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旭表示,过去很多居民把垃圾“一包扔”,导致了再生资源的浪费。这套设备可以正确引导他们分类投放,同时用积分作为激励,从前端实现再生资源的分类收集。
志愿者走进曲江九龄小学的“道德讲堂”,为同学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据了解,自去年10月开始该公司在市住建管理局的指导与支持下,已在韶钢、曲江邮电家属区、曲江铁五家属区、曲江初级中学、曲江九龄小学等多个小区、学校放置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并开展了一系列垃圾分类推广活动,向小区居民、师生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组数据证明,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投入使用至今确实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可。截至今年6月,沟通智慧城市科技发展(广东)有限公司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注册用户已超过2800人,居民自主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逐渐提升。以邮电家属小区为例,该小区内的120户住户,投递用户达到85户,小区使用覆盖率达70%。
忧: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
投放一年已现隐忧
市民的热情参与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前置因素,作为一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施行的工作,作为试点城市的韶关,也遇到过或正面临着不少困难。
采访中,蔡旭及一些市民也向记者反映了目前在各个小区布点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遭遇到的一些问题。
“我们在回收这些垃圾的时候,发现有的居民为了增加积分在塑料瓶里装水,在纸皮箱里放砂石的情况。”蔡旭表示,作为一个无人实时监控的机器,现在公司只能通过机器对物品进行称重处理,通过数据对比筛查出异常数据,然后再对长期存在数据异常的用户账号给予警告或相应的积分降扣处罚。
家住长城世家的欧女士也在采访中向记者反馈,小区里的“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在前一段时间曾经出现过分类箱物品爆满无人清理,小区居民为图方便肆意乱扔的情况。她说:“之前小区回收机纸皮类的箱子装满了,有些居民就将纸皮塞到了塑料分类箱中。因为一些居民的硬塞,纸皮分类箱的投放口还遭受到损坏。”
从大环境来讲,各级政府多年来持续强化对公众的环境教育,不少市民已经具备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但这种知识却迟迟难以转化为正确的行动。对此王青分析,缺乏有效的推力、阻力与助力是这种现象出现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理解这“三力”呢?
王青解释,推力就是奖励,让人们能从垃圾分类上有所得,从而产生行动的动力;阻力就是惩罚,就像上海一样建立起监督惩罚机制,不分、乱分、破坏分类设施都要处罚;最后助力就是宣传教育,而且这种宣传教育的方式必须抓小抓活,不能再用以前那种喊口号式的,苍白无力的宣教模式。
在“三力”的具体操作上
王青也给记者举了一些例子
↓↓↓
针对一些城市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遇冷的问题,王青提出:“我们可将市民对机器的新鲜感转化为对兑换物品的新鲜感,通过不定时的更新兑换物品的种类,适时调整兑换的积分,拿出更多实用性强或是应节性的兑换物品,让市民持续关注运营平台。”
另外在惩罚方面,王青认为,垃圾分类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惩罚是要建立在监管上的,做到监管到位首先人要到位。“就像损坏分类设备的,如果我们小区能有巡检员或者志愿者实施巡查或驻点检查,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人们的自觉性往往会提高。再者就要像上海一样对市民不分类这种行为立法处罚,形成威慑力。”王青说。
最后在宣传教育上,王青则给记者介绍了日本和青岛的经验。在日本垃圾分类知识的灌输和宣传在幼儿园启蒙阶段就着手进行,到了小学和中学阶段,学校会把垃圾分类知识以各种趣味形式渗入到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垃圾分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而在青岛市的即墨区有一家智慧垃圾分类体验馆,馆内分为互动体验、操作实践等四个区域,通过图片、文字、电子影像等形式,让参观者切身感受垃圾分类工作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变化,市民还能在馆内进行垃圾分类互动体验。这种新颖的体验方式吸引了大批市民入馆参观,将垃圾分类知识和日常操作小窍门潜移默化地灌输到市民身上。
对于王青提到的这些做法,蔡旭表示赞同。他说:“之前他们在曲江各个小区、学校做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的推广活动时,就明显感觉到,两所学校学生的参与度与认同感更加高。”公司随后的运营情况同样证实了这一点,蔡旭介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投入运营后,在学校上课期间,公司设在校内的分类机清运频率为3天一次,而小区则为1.5周一次。
“我们在进校园宣传时,也听到一些老师的反馈,说学校自从安装了分类回收机后,不少学生会把家里的垃圾分好类带回学校来投放。”蔡旭认为,孩子们的行为除了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外,更多的是和学校教育指引有关。而这种从小培养出来的习惯很难从一个人身上抹去。
困:运营经费降不下
政府资金难支撑 市场化任重道远
“三力”的设想虽好
但在采访中
蔡旭也透露了实际操作中面临的困难
“现在我们看到的分类机只是在前端对固废做了粗分,这样的分类在末端的回收公司看来是不达标的。单拿塑料来说,就分了PE、PP、PS等20多种。我们不可能将这部分分类工作放到市民身上,这样复杂的细分只会打击市民的积极性。所以只能将前端的固废运回公司后再安排人员进一步细化分类。”蔡旭表示,除了人力的投入,作为链接前端和末端的公司,在设备维护、运输等项目上的运营经费也是一笔大数目。所以,频繁更新礼品,对于现阶段的公司来说是有压力的。
记者也了解到,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目前我市各项工作的开展基本都是靠省级层面下拨的项目资金,在市级层面没有相应配套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将来要想在全大市范围内铺开可谓压力不小。
曾于去年11月荣获“环卫服务及垃圾分类减量一体化项目”全国奖项的翁源县,可谓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中走在了全国前列。但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该公司当前的运营,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县级财政,承接该县垃圾分类工作的翁源惜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所采用的虫肥一体转化技术实现厨余垃圾及农林废弃物资源转化所带来的的收益,暂时还无法独立支撑起公司的运营。
虫肥一体转化技术的运用。
王青认为,垃圾分类涉及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政府、市场、公众等各个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其中政府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企业应形成垃圾处理回收产业链,让垃圾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作为企业的代表,蔡旭对此也有相同的认识,他说:“作为一家企业,不管在哪个领域,最终肯定要走向市场化运营,公司自身造血功能无法成型,整天像吸血虫一样吸附在政府身上,这样的产业模式其实是病态的。”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蔡旭表示公司会继续全力配合政府部门,扎实推进垃圾分类试点的各项工作,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我市2020年底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减量35%的既定目标。
文字: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图片:沟通智慧城市科技发展(广东)有限公司、翁源惜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