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长征精神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念红军长征过境广东90周年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侧记

万水千山只等闲,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是长征出发90周年。1934年10月25日,红军转战到粤北,在此过境21天。韶关,是中央红军离开苏区(赣南闽西)后,开启万里征途的第一站。  

昨日,纪念红军长征过境广东90周年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韶关南雄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广东、江西、山东、福建、广西等省(市、区)党史部门,国防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及文博、社科专家学者共70余人,共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深化交流探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也来到南雄,深情赋诗思“老帅”,与大家一起重温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

专家学者多维度解读“长征精神”

本次学术研讨会主题鲜明突出,与会专家学者聚焦中央红军长征过境广东和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收获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研讨会上,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王新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谢迪斌,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原一级巡视员韩延明分别作《长征是一本精彩的大书》《五岭逶迤腾细浪——红军长征在粤北的行动特点与战略意义》《红军长征过境南雄的审思与启迪》的主旨发言。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石雷、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赣州分中心特约研究员庄春贤、湖北省红安县档案馆馆长辛向阳等专家分别作《论广东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奉献与支援:粤北人民对中央红军长征的贡献研究》《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等交流发言。  

专家学者们在论文写作中,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多种史学前沿研究方法,多维度解读“长征精神”。其中,王新生研究员用一连串翔实的数据形象有力地阐述了“长征是一本精彩的大书”,令人印象深刻。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两年间,先后参加长征的红军有四支队伍,达30万人。红军长征经过15个省市自治区,总行程达6.5万里。途中翻越20多座雪山,穿越数百里的茫茫水草地,渡过数十条大江、大河;共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最著名的有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攻克包座、转战乌蒙山等;攻克数十个险关要隘,如突破乌江天险、攻克娄山关、占领腊子口等;攻占100余座县城;牺牲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中,每前进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  

这就是长征!一篇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

陈昊苏与“陈老帅”以诗相会

年过八旬的陈昊苏时隔多年重回父亲陈毅战斗过的地方,慷慨赋诗。隔着88年的时空,父子俩在红色南雄以诗相会,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南方游击起惊雷,大野关山铁血飞。壮志牺牲唯向党,入民挚爱凯歌回。红军征战英雄史,梅岭诗章纪念碑。史迹千秋思老帅,江河万里奋神威。他说,“粤北和湘南赣南乃至闽西一样,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等同志战斗过的地方,是我们革命后代永远不能忘怀的革命胜利的源头和出发点。今天,我就是个回家的游子,回到了我思念的红军故土。”  

他回顾道,1927年至1933年7年间,陈毅曾三次到南雄,与当地军民同生死共命运,见证了南雄人民为创造苏区、建设苏区做出的贡献与牺牲。1934年至1937年,在这最艰难的三年里,陈毅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牵制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为抗日战争保存了革命有生力量。《梅岭三章》中“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对这段革命斗争历史的描述。  

陈老认真研读了此次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对研究成果表示很欣慰。并寄语众人,要系统梳理革命历史,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红色资源,广泛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凝聚奋进力量。

雄关的雄,雄起的雄

红军长征过境南雄只有7天时间,这7天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次研讨会选择在南雄开?韩延明教授的发言解开了南雄的“雄”之谜。  

被称为“南粤雄关”的南雄,毗邻江西赣州,是韶关唯一的原中央苏区县,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党和军队领导人都曾在此留下光辉的革命足迹。水口战役、南方三年游击战、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红四军乌迳脱险,一个情报救了“朱毛红军”,《梅岭三章》等都是红色南雄的鲜明印记。  

韩教授认为,南雄既是红军长征进入广东的第一站,也是长征红军入粤第一场战斗的发生地,具有创榛辟莽的重大历史意义。同时,南雄还是赣粤边特委、赣粤边军分区、中共广东省委、中共五岭地委、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纵队机关驻地,是项英、陈毅领导南方红军开展三年游击战争的核心区域和指挥中心,特别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人率领红四军、红五军于1929年1月至1930年4月间多次转战南雄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军事指导和军民关系,为红军长征过境南雄攒存了群众基础、播撒了革命精神、培养了军事人才、壮大了地方武装,这也是苏区南雄独特的政治军事优势和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虽然红军长征过境南雄只有7天,却是开路夺关、抢占先机、绝处逢生、争取战略主动的关键时段。红色南雄,区位重要,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彪炳史册,至今魅力无穷。  

近年来,南雄市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推动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屏障更加牢固,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先后竞得全国首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全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等1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南雄构建了县镇村全覆盖的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体系,精心规划实施南雄革命历史陈列、水口战役陈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南雄段)等项目,串点连片打造了5条红色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完成了一批红色系列丛书编撰出版,不断扩大南雄红色文化影响力。

赓续血脉打造一流红色高地

如何做好长征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工作也是专家学者们关注讨论的焦点。大家认为,要进一步深化红军长征过境广东和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依托长征革命遗址打造精品展陈,全方位展现这段光辉历史,进一步推动长征文化资源实现转化利用,为服务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近年来,韶关通过保护与利用长征文化资源,扎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建设,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接下来,韶关将持续加强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积极传播红色文化,讲好韶关红色故事,打造全国一流的红色研学高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红色旅游首选地。  

中共韶关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方腾建议,进一步系统整理本土红色资源,讲好本地故事。尤其要把本土历史与广东党史和中央党史结合起来,让市民游客清楚了解韶关在中央、广东党史中的地位与贡献,并从中提炼出耳熟能详、让人深刻记忆的历史精神,将其转换凝聚成精神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加力提速,促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比如,可整合韶关各地的红色资源与农文旅体要素,发挥1+1>2的融合效应,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加速推动乡村振兴。  

就在今天,2024年广东省定向联赛(第七场·韶关南雄)暨2024“粤游粤红”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在南雄市油山镇热力开启。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自2017年以来已成功举办5届。该线路被列为韶关市十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并入选广东省重点打造的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韶关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文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