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良田 废弃矿山展新颜——我市多措并举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综述

“十四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聚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人居环境的历史遗留矿山,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筹集各级各类资金约3.17亿元,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41个,修复面积767.09公顷,完成省下达修复任务的96%。通过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让荒山变良田,曾经满目疮痍、寸草不生的废弃矿山重现绿水青山。

坚持规划先行 系统治理

根据中央、省全国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工作要求,市自然资源局对全市历史遗留遥感图斑进行核定分类,查明全市历史遗留矿山分布、损毁土地面积和权属、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拟修复方向等基本情况,摸清历史遗留矿山底数,建立了历史遗留矿山储备项目库,统一规范管理历史遗留矿山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我市先后制定了《韶关市矿山生态修复规划(2021-2025年)》《韶关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23-2025年)》,对全市“十四五”期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行科学布局和统筹部署,确定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800公顷的任务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项目谋划和遴选过程中,结合北江流域、东江流域和南岭国家公园区域不同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区分轻重缓急,明确优先治理“三区两线”直观可视范围内迫切需要治理的历史遗留矿山,建立全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储备库,组织入库储备项目43个。

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市自然资源局认真指导各县(市、区)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原则,结合矿区土地用途、交通区位、地理状况、水土条件和地质环境风险等因素,科学合理采取工程措施、转型利用和自然恢复的差异化生态修复方式,因地制宜实施治理。“十四五”以来,通过转型利用方式修复矿山162.58公顷、工程治理修复604.51公顷。

我市还高度重视工程过程管理,从试点项目谋划与初筛、申报和遴选、项目库建立与更新、专家论证、审议公布等各阶段要求入手,参考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项目相关管理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韶关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管理工作指引》,形成了一套对矿山修复项目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制度体系。并明确各县(市、区)每周更新报送一次项目进展,每月在全市项目推进调度视频会汇报上个月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压实县(市、区)主体责任,督促相关县(市、区)加快项目推进,确保按时完成修复任务。

坚持示范引领 强化总结提炼

全市在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技术措施选择上,就如何平衡好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人工治理成本与效益的辩证关系、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方面,我市结合自身生态特点,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属于韶关的生态修复之路,涌现出一批矿山生态修复韶关样板。  

其中凡口铅锌矿矿山综合生态修复工程、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南雄市稀土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项目荣获“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提名”。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我市实施的一批矿山修复工程除了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肯定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其中,对地表裸露、土壤酸化严重的乐昌长来罗村硫铁矿进行修复治理,120亩荒山复垦形成了耕地,附近村民在地上种植油菜花,让此处摇身一变,成为游客“打卡地”。通过“生物治理+工程治理”的综合治理手段,新丰5500余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重披绿装;凡口矿将早期开采遗留的废旧矿坑、废弃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修复治理,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国家矿山公园,成为国家AAA级景区,让周边居民日常休闲有了更多选择。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通讯员 陈云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