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乳源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全县首例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及微创技术下扁桃体完全切除术;2018年12月,为血液透析患者成功实施了全县首例动静脉内篓形成术,开辟了血透患者的“生命专线”;2019年3月,成功实施了首例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突破深度创面修复手段……
近年来,乳源这个南岭山脚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一个个医疗记录不断开创,一项项技术难题逐步攻破,源于其中的“处方”与“良方”——精准引进医疗卫生人才,提升瑶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速度”。
每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专家组的专家们都会开会总结工作情况,推进帮扶工作的开展。 冯兆宇摄
结队帮扶省级专家组团式“坐诊”
今年3月,不幸因交通事故导致左足跟部脱套并皮瓣坏死,左下肢挫伤并大腿皮肤坏死的患者钟萍(化名),在乳源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了全县首例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当时手术做了十几个小时,医生和我都很辛苦,幸好医生的技术水平很高!现在我的脚恢复得挺好了。”
让钟萍感到幸运的是,这一操作精细度高、难度大的手术不必出县,不用转院就能完成,手术还是该院骨外科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长期驻点帮扶专家、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祝李霖的指导下,对深度创面修复手段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全县此类技术的空白。
“这个技术是在显微镜技术的辅助下,将患者身体某一部位带有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皮瓣转移到另一部位,以达到修复创面、整复畸形和缺损的目的,最大程度地使患者足部功能得到修复,因为涉及微细血管神经的游离、缝合等技术,此前这样的手术在乳源是没办法完成的,必须转院。”祝李霖介绍,让钟萍这样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诊,不仅能减少经济负担,还能让家属就近照料,降低转院带来的心理恐慌。
为乳源创造各项“首例”,帮助瑶乡同胞实现“大病不出县”的,还有省第二人民医院多位结队帮扶的“大咖”。在卫生人才资源匮乏的乳源瑶乡,2016年全县医疗卫生人才中副高职称的只有18人,中级职称的有183人,无法满足全县22万瑶汉同胞看病治疗需求。按照省委组织部及省卫计委的号召,2018年11月26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与乳源人民医院签定了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协议,先后选派多名骨干医生前来“蹲点”帮扶。
“乳源是粤北山区的少数民族县,因为各方面条件所限,专科又刚刚分科,技术、仪器、医护人员都存在短板,我们医院根据乳源的实际情况,结合了院内医护人员的意愿,选派了一些业务骨干结队帮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专家组组长、挂职乳源人民医院副院长常永梅主任医师介绍,在充分结合县情、民情及院情的基础上,他们研究制定了医疗帮扶工作方案,紧紧围绕“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的目标,着眼于县人民医院各重点专科医务人员对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诊疗能力的提升,通过“一对一”的教学帮扶对内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创伤外科、耳鼻咽喉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等重点专科开展带教指导。
5个多月以来,在“组团式”帮扶中,专家们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案例。队长呼吸内科常永梅主任医师率先在全院示范教学查房,还针对乳源医院没有肿瘤科开展早期微小肺癌的讲座及筛查,同时在查房中讲解肺功能及支气管镜的应用,为下一步相关设备购置到位后,进一步开展该项新技术做好准备。队员们也积极开展工作:五官科万仁强,开展了县域内首例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及微创技术下扁桃体完全切除术。外科黄睿,在外科参与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疝修补术等。神经内科戴颖仪,规范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治流程,开展腰穿脑脊液检查和肌电图检查等。肿瘤科彭盘俐,针对常见肿瘤的诊治和癌痛规范化治疗进行授课,指导癌痛病房建立,对全院肿瘤病人进行专科指导等。疼痛科刘晓明,开展触发点肌筋膜松解技术、神经阻滞技术、关节腔注射,并进行科内讲课等。护士长姚瑞芳深入各科,针对全院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完善各种护理常规;规范护士查对制度及护理查房的流程,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全院护理质量……
“省二院各专家推行的一系列帮扶措施,推动了我们医院做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同时,他们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促进了我院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快速成长,提高了重点专科医师的诊疗水平,全面推动了我院医疗技术服务高质量发展,使服务能力、县域内就诊率、群众满意度也显著提升。”乳源人民医院负责人邱波说。
乳源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及乳源人民医院与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柔性引才服务协议。
刚柔并济借力“仁术”服务瑶汉乡亲
为了让更多瑶汉同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乳源以“刚柔并济”的方式,不断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
2016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乳源瑶族自治县引进培养紧缺高层次人才实施意见》的人才新政,提出对引进具有正高职称或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卫生人才给予30万元/年的特殊津补贴,其他高层次卫生人才给予600至1000元/月生活补助、5万至10万安家费,提供人才公寓居住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引进医疗卫生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地方发展,人才为本。乳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典华介绍,乳源贯彻“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人才理念,创新引进模式和合作方式。“在医疗卫生系统,我们精心搭建名医平台,打造优势专科品牌。乳源名医工作室制度出台后,各医疗机构紧锣密鼓地着手开展筹建工作,积极到市知名医院对接联系名医专家。”
在县委组织部的积极联系下,全市首家名医工作室“龚小倩名医工作室”于2018年6月在县妇幼保健院正式挂牌,主要以不孕不育、产前诊断、生殖保健等为主要诊疗内容,同时开展学术交流,提升基层妇幼人员服务水平。名医及团队成员专家均来自市妇幼保健院专家,分别担任院长、专科主任等重要职务。“龚小倩名医工作室”建设以来,共接诊病人4128人次,举办学术讲座4期,5期学习班共5场次,培训人员692人次,开展疑难危重病人远程会诊10例,诊治了1862名不孕不育妇女,逐渐把生殖专科打造为乳源的品牌专科。
为了进一步提升心血管科综合实力,打造优势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乳源人民医院还建设了“莫永清名医工作室”,并在省二院专家的指导下,建设了全市10个县(市、区)中首家胸痛中心,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引领和技术研发应用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让心血管专科成为乳源的品牌专科。
在灵活纳智的人才工作“法宝”中,县委组织部、市第一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三方代表还签订了《乳源瑶族自治县柔性引进人才服务协议书》,借力“仁术”服务瑶乡同胞。
根据协议,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对县人民医院各个科室实行全方位对接帮扶,并在学科建设、医疗设备、学术交流、医疗会诊等方面实现共享,使双方医院逐渐形成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全县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达到政府、百姓、双方医院“四方满意”的目的。
“乳源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在柔性引才方面通过实施‘引才环境打造坚持转变理念与完善政策并重、引才渠道拓宽坚持纵向沟通与横向对接并轨、引才保障坚持增强投入与完善管理并举、人才使用坚持跟踪服务与选育帮带并行’等‘四个并’举措,使全县柔性引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效果。”张典华介绍。
据统计,近3年来,乳源先后柔性引进60余名卫计系统高层次人才开展帮扶工作。他们通过授课、临床指导、会诊和病历质控等言传身教的方式大力开展“传帮带”工作,规范了病历书写及管理,有效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并在多种病例和手术上应用新技术、实现新突破。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促进自然分娩应用技术扶持培训班。
培育人才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人才工作不在一时,而在长久。为了给乳源瑶乡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大力培育本土医疗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长效化,也成为乳源人才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转折。
“打玻璃酸钠必须要均匀一点!”在县人民医院中医,省第二人民医院长期驻点帮扶专家刘晓明正在指导科室医生为膝关节炎的病患进行康复治疗,“像以前我们比较少开展关节腔注射,现在他过来指导我们开展这样的治疗方式,对病症疼痛的缓解还是很有效的,病人也觉得效果比较明显。”主治医师凌智澄说。
据介绍,省第二人民医院的结队帮扶,将以3年为周期,每一年轮换一批帮扶专家,为了让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学习省级专家的本领,实现“授人以渔”,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帮扶队举办了多次授课,如《浅谈重症肺炎的诊治》、《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切取技巧》、《慢性鼻窦炎诊疗规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T管拔出后胆漏、腹痛,该如何处理?》、《多重耐药菌的预防》等等。
邱波表示,未来3年,县人民医院将充分借助帮扶计划的契机,加快医院整体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强化合作,寻求突破,努力将县域住院率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到帮扶任务结束后达到80%以上。
为了让医疗卫生人才效应“辐射”瑶乡各地,针对乡镇“引不进、人难留”的问题,乳源还制定实施了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政策,适当降低招聘条件,或从本地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多年的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中招聘,让更多紧缺适用人才资源留在基层一线。2018年,全县共招聘引进27名人才留在基层一线服务,2019年拟招聘42名医疗卫生岗位人才,助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达到总量层次不断提升的目的。
同时,为切实提升县卫计干部职工的综合能力和岗位竞技水平,卫计系统开展了岗位“大练兵”,在2017年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中,全县卫计系统共21支队伍42人参赛,并有干部职工近百人现场观摩。比赛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毒杀菌、穿脱防护服、心肺复苏、气管插管4个项目,一共设21个参赛组,每个参赛组2名队员,分为笔试、技能操作两个环节,激励广大卫生应急工作者立足本职、钻研业务、提升能力。
选手的应急技能得到充分锻炼和提升,各医院也掀起了“以赛促学、以学促练、以练促干、强化技能”的热潮,进一步提高卫计系统对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并通过竞赛活动向公众宣传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全社会自救互救能力和卫生应急素养,为瑶乡医疗人才队伍“强筋健骨”,进一步提升瑶乡医疗卫生发展“加速度”。
文字:吴梦雁 林遥轩 骆艳杰 杨秋玲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共乳源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提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