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位于浈江区东堤北路224号古建筑,即太傅庙停车场对面的一片骑楼已严重破损,甚至部分已被拆除,市民纷纷期盼其得到妥善修复。近日,记者从多方了解得知,太傅庙停车场对面建筑将进行建筑物立面修缮,这一项目将对沿街骑楼、内部电线厂旧址的车间以及内部庭院空地进行修缮和运营。一时间,骑楼老街的修缮工作引发新一轮关注。
太傅庙停车场对面建筑正被围蔽施工。
骑楼修缮后的效果图。
繁花零落亟待焕新
日前,从潮州来韶的阿博先后前往丹霞山、南华寺、乳源云门山风景区游玩,最后一程来到市区百年东街。当他游走在街道驻足观望,发现骑楼样式纷繁,骑楼底下,两根立柱支撑着楼上两层或三层的建筑,既可遮阳挡雨,也可供行人在其中自如通行。骑楼外,沿街绿化植物迎风摇曳,铜雕塑逼真生动、古朴优雅。阿博对记者感叹道:“如果在百年东街靠江边的建筑中有一家客栈,游客在客栈里住上三两天,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然而,现实和想象总是有一些差距。最终阿博选择了仍未翻新的骑楼老街旁的一家商务酒店入住。从酒店窗户俯瞰隔壁这灰暗残旧的骑楼,布满岁月的尘土灰垢与周边百年东街商业街的环境极不协调。阿博在可惜之余说出他的看法:“这些富有年代感的建筑缺少一个系统的修缮计划,而且骑楼内的设施较为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发展的需要,包括水、电、屋顶横梁等方面,希望在改造骑楼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项目预计明年6月底完工
记者从浈江区人民政府获悉,太傅庙停车场对面建筑修缮工作最近有新进展。记者日前前往浈江夜市附近发现,该建筑已被红色水马围蔽,内部有施工人员在施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则临时交通管制通告,通告称,因东堤北路224号古建筑物修缮项目需要,决定对部分路段实施临时道路交通管制,交通管制时间为2023年11月4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为期239天。
“本次项目的计划工期为230天,预计明年6月完工。”修缮工程方在采访中表示,本次修缮地块将被划分三个功能区,分别为沿街商铺区、餐饮区和景观庭院区,其中的沿街商铺区会用作售卖及展示韶关特色产品的场所。餐饮区用作餐饮功能,引入品牌餐饮等。景观庭院区用作特色景观空间、历史文化展示空间等功能。
随着新商业区的形成,诸如太傅庙停车场对面这类骑楼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如今的骑楼老街繁华不再,但我家附近这几栋骑楼即将迎来翻新修缮,内心非常激动,待骑楼翻新完成投入使用后,我一定带上孩子走走,给他们讲讲以前我和奶奶在这里发生的趣事。”家住峰前路的阿威向记者说道。
“保护+利用”让老建筑重焕新生
近年来,我市高位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其中将“充分盘活太傅庙停车场对面建筑物地块资源,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做好该地块的地上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据了解,该地块原为电线厂旧址,现由浈江区人民政府使用和管理,本次修缮的范围包括沿街骑楼、车间以及内部庭院空地,占地面积约为3752㎡,其建筑皆为1至3层的低层建筑,由于本次修缮的建筑周边都是以民国风的建筑为主,故本次修缮的立面颜色以米黄色为主色调,搭配浅灰色、白色为点缀色。
在修缮项目推进过程中,大部分建筑存在受力构件不同程度的损坏,地块内建筑风貌和色调杂乱等问题,为此修缮工程方通过“保护+利用”的方式来修复该骑楼建筑。其中,项目将对沿街骑楼部分立面保留修复,后半部分建筑主体因坍塌严重需拆除后按原样重建,并对照历史照片、资料,按历史原貌、平面格局修复建筑形体,而保留相对较为完好的屋顶柱头装饰、女儿墙装饰、窗洞口装饰、骑楼柱式等装饰样式按原样进行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将会植入商业和展示功能,活化建筑作为餐饮的使用功能,以及恢复沿街骑楼商铺使用功能,作为售卖及展示韶关特色产品的场所,并增加车间建筑立面开窗采光面积满足使用功能需求,通过打通现门楼封闭墙体,重新规划道路,设置休憩空间、特色景观空间、历史文化展示空间等。纵观整个项目的修缮定位,将在保护原有的元素基础上,使地块内的建筑具有历史印记显著、风貌形象良好、功能内涵丰富的特征,并成为老旧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典范。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政宽 摄影报道
编辑:何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