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成为韶关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韶关市扎实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见闻

“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处处场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先辈的革命精神。”连日来,全国各地不少游客纷纷走进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等场所,亲身体验红军长征经过粤北的历史事件和粤北红色文化历史,感受革命者披荆斩棘的伟大历史,人们看着史料记载,当年的革命战火仿佛就在眼前……  

一直以来,韶关立足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规划建设,按照“全面修缮保护、加强活化利用、做强教育功能、弘扬革命精神”的整体思路,全力打造“红色韶关”文化品牌。  

日前,由中共韶关市委、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韶关市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广东南岭干部学院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主题进行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推向新高度。

红色“富矿”文化底蕴深厚

韶关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大革命时期,风起云涌的北江农民运动有力推动了广东乃至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北江工农自卫军参加了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西水暴动、南雄暴动、仁化暴动为代表的北江农暴给反动统治沉重打击,其中“仁化暴动”的双峰寨保卫战被当时的广东省委誉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等曾率领红军部队转战韶关,在韶关留下了光辉的革命印迹,韶关是中央红军经过广东的主要地区,陈毅的革命诗篇《梅岭三章》在梅岭山写就。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韶关成为广东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也是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所在地,领导全省的抗日斗争,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在北江地区成立的中共五岭地委及其领导的“粤赣湘边人民解放总队”(后改为“北江第二支队”)和中共滃江地委及其领导的“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先遣支队”(后改为“北江第一支队”)逐步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广东作出了重大贡献。

韶关的光辉红色历史,使得韶关拥有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境内红色革命遗址众多,且呈现点多、面广、保护利用价值高的特点。全市有1203个市级红色革命遗址。其中,502个被列入省级红色革命遗址名录,数量位居全省第三,296个被列入省级红色革命遗址名录线索。502个省级红色革命遗址中,被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的2个、省级文保单位11个、市级文保单位5个,列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个,列入省级党史教育基地6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21个;同时,在全市10个县(市、区)均有分布,红军长征经过的3个县(市)中,南雄市占94个,仁化县占94个,乐昌市占78个。全市10个县(市、区),曲江区、南雄市、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等7个县(市、区)被认定为革命老区县,南雄市还被认定为原中央苏区县。近年来,韶关通过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和研究阐释,把红色“富矿”挖掘出来,让红色文化“亮”起来。  韶关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承载的红色基因,形成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蕴含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有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光辉的革命足迹。有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地位的重大事件,如坪石大捷、双峰寨保卫战、梅花血战、水口战役等。有一大批在华南地区以及粤赣湘边区乃至全国极具影响力的红色革命遗址和纪念场所,如犁市当铺——南昌起义部队韶关革命活动旧址、双峰寨保卫战旧址、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韶关市五里亭中共粤北省委旧址(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陈列馆)、南粤雄关与古道——南下解放大军与北江第二支队会师旧址等,每一个红色革命遗址,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地方党组织,团结带领革命军民坚守信仰、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

近年来,韶关市成功打造广东党史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传播高地,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教育,取得重要成效。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做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规划建设工作,广东南岭干部学院坚持“红色铸魂、绿色赋能”的办学理念,揭牌成立以来累计举办党性教育培训班605个、培训32765人……通过对全市各类红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利用、充分发挥全市党校(干部学院)主阵地作用,打造一批具有红色底蕴和本地特色的红色文艺精品等方式对韶关市红色革命遗址作进一步活化利用,擦亮红军长征过境韶关这一红色品牌。  

同时,韶关市以北江农暴、红军长征过韶关等革命故事为主题,将红色故事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歌曲、舞台剧、采茶戏等文艺节目,在仁化县城口镇打造了粤北首家彰显红色文化元素的红色书屋,以翔实丰富的史实引导广大群众触摸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岁月,从而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将红色塑造为城市发展的底色

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为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韶关市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做强做优红色旅游产业链条。  

依托全市4个国家3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5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个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和一批红色革命遗址、纪念馆等,韶关市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8个主题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分别是“八一星火”“红军转战粤北”“红军长征突破封锁”“赣粤边三年游击战”“抗战时期”“烽火课堂”“誓师北伐”和“工矿精神”,并编写《红色韶关精品线路》。同时,围绕红军长征途经广东的路线,绘制《红军长征在广东(手绘地)》,让游客在游览中沉浸体验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人们以家庭为出行单位,走进博物馆、纪念馆、红色革命遗址等红色景点,缅怀革命先烈,倾听革命故事,追寻红色印记。据统计,截至10月6日,我市接待游客242.35万人次,同比增长95.38%,比2019年同期增长64.5%,旅游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130.18%,比2019年同期增长51.58%。全市40个A级景区,实际开放39个,共接待游客109.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933.98万元。其中,纳入监测的19个红色旅游景点共计接待游客50516人次。  

红色旅游的兴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并行,证明了城市发展红色旅游业道路的正确性。用红色旅游业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不仅可以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精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还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是一举双赢的举措。  

韶关时刻牢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璐 实习生 李蕾 通讯员 邵文 刘立强

编辑:何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