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7个乡村振兴车间已投产 “小”车间惠及“大”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浈江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聚力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服务,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振兴车间。目前,浈江区7个乡村振兴车间均已投产,为当地村民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  

近日,笔者在花坪镇乡村振兴车间——国兴电子厂看到,车间宽敞明亮,机械声“滴滴”作响,绕线、清洁磁环、性能检测等工作运转有条不紊。车间的一角,乡村振兴车间的老员工周小英正在熟练赶制电子元件。因为车间与家之间的距离不远,不仅上班方便,还能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周小英便应聘上岗了。  

“乡村振兴车间开业后,我就来这里上班了,不仅可以照顾孩子和家里,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西牛潭村村民周小英一边操纵着变压器绕线机,一边对记者说道。操作技术难度低,计件结算工资,花坪镇乡村振兴车间目前已吸纳40余名群众务工,实现个人月增收3000元左右。  

据了解,花坪镇国兴电子厂于2018年投产,主要生产手机内部连接线、电子元器件、电子变压器等,产品主要销往大湾区。这些年,他们的产品不愁销路,订单一直应接不暇。  

花坪镇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该乡村振兴车间自投产运营以来,给当地带来4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村民就地就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进一步激活花坪镇镇域经济内生动力。  

除花坪镇花坪村外,东河街、新韶镇黄金村、十里亭镇靖村、乐园镇沙梨园村、犁市镇大村村和厢廊村也分别建立了乡村振兴车间,主要涉及电子配件、冷链配送及农特产品产供销等业务,建设规模在200至5000平方米不等。据悉,浈江区7个乡村振兴车间均已投产,为当地村民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村级集体经济也更有“钱景”,为乡村振兴和粤北镇域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作者:林绮赟 王敏妍

编辑:廖卓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