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全力打造“双向服务”党建品牌 奏响瑶乡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要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乳源瑶族自治县聚焦“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创新打造“双向服务”党建品牌,奏响党建引领瑶乡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双向服务”活动推动全县464名科级及以上实职领导干部下沉9个乡镇116个村(社区)建立党支部联系点,每年完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4+2”规定动作,即开展一次政策宣讲、完成一次调查研究、解决一批重点难题、落实一批民生实事,开展承诺践诺与驻点直联活动。县级领导带头遍访挂点镇行政村(社区),科级干部遍访挂点行政村村小组,实现优势资源向一线聚集、党员干部到一线尽责、风险隐患在一线化解、工作成效在一线检验,营造领导干部带头干、党员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前列目标任务的完成。

统筹推进有高度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主题为“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乳源瑶族自治县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经过长期的调研摸底、意见征集、反复论证,今年1月,中共乳源瑶族自治县委印发《全县领导干部开展“双向服务”活动实施方案》,拉开“双向服务”活动序幕。  

3月8日,该县召开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暨全县组织工作会议,对“双向服务”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全力推动领导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进一步落实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制度,大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效能。

调查研究有深度

大兴研究调查之风有助于推动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乳源瑶族自治县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镇村、重点项目、企业生产一线开展调研,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5月17日,在召开全县“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前,县委主要领导专门到前进村、健民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双向服务”,与村“两委”干部进行交谈,详细了解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发展村集体经济、“双向承诺”“双向服务”等党建工作实施情况,有力带动县四套班子领导和乡镇、职能部门“一把手”落实一线工作法到镇村把脉,奔着问题去,切实帮助村(社区)和群众解决困难。  

“双向服务”活动要求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时,要结合“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根据县委确定的调研课题和分管业务,结合乡镇驻点直联、民情夜访等工作,每人每年至少撰写一篇与分管工作相关的调研报告或者是解决基层联系点工作上较大困难、较大矛盾的思路与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目前累计完成调查研究289次,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

政策宣讲有广度

领导干部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立足党校、党群服务中心(室)“两个场所”,采取“金喇叭”百姓宣讲、“金鸪鸪”文艺宣讲等多种方式,开展结对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党课开讲啦”“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活动,累计开展政策宣讲253次,实现政策宣讲基层全覆盖,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知晓率、理解度和认同感,带动所联系镇、村党员群众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政策宣讲活动不仅把党的暖心政策送到群众的心窝里,更在各地活动与评选中大放异彩。如5月23日,乳源瑶乡“金鸪鸪”亮相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的“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特别节目。6月6日,乳源大布镇《“布谷鸟”播党声解民意,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项目获评广东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是全省五个一等奖当中唯一一个基层党委获奖单位。

推动发展有力度

当前,乳源瑶族自治县迈入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立足粤北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攻坚战,以打造“乳桂走廊、环南水湖、高山峡谷、南岭画廊”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为载体,推动建设一批美丽宜居村。  

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保证。乳源以“双向服务”为抓手,持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各类组织的优势和作用,聚焦镇村的产业基础与发展特色,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投向基层的各类资源和服务,帮助镇、村(社区)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找准镇村发展定位,推动9个乡镇建强强镇富村公司,盘活镇村资源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一体推进县镇村发展。今年以来,各镇强镇富村公司营业总额已达1474万元,10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目前正积极扶持培育岭溪村、莫家村等9个村为“百万元经济强村”。  

同时,针对重点工作出台专项落实举措。如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不能说不行,要说怎么办”改革举措,出台《乳源瑶族自治县关于“不能说不行,要说怎么办”推动重大项目无障碍落地保障服务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乳源瑶族自治县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人才入县下乡十条措施》等配套政策。

解决难题有速度

“我们村临近乳桂线,主干道非常漂亮,但是村巷道到大马路的坡度很高,存在安全隐患,能否进行改善?”“我们村今年计划通过光伏项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政策和技术支持。”  

4月11日,7个村党组织书记在一六镇“双向服务”联席会议上敢于“亮短”。会议整合了各村提出的“需求清单”以及各单位提供的“资源清单”,形成今年“服务清单”,明确承诺事项、任务要求、完成时限等内容。  

5月5日,乳源召开游溪镇驻镇帮镇扶村暨联镇“双向服务”工作联席会。会上强调,各结对帮扶单位要明确责任清单,主动深入结对帮扶村,统筹协调各方资源、资金和力量,把乡镇所需和单位所能有效结合起来,全面落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要求。  

由联镇的县委常委牵头,会同其他联镇的县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参与,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联镇“双向服务”联席会,领导干部每人每年帮助联系的镇、村(社区)解决至少1-2个突出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一批镇、村(社区)无力解决的重难点、突出问题等。会后形成专题会议纪要,建立动态销号台账,推动基层联系点改进工作弱项,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双向服务”的深入实施,不仅健全完善了领导干部常态化下沉工作机制和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更有效推动干部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同时进一步帮助干部整合优化各类工作,提高工作质效,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截至6月底已帮助解决基层问题190个。

承诺践诺有温度

近年来,乳源瑶族自治县聚焦发挥“两个作用”,将在洛阳镇持续20多年的承诺践诺活动深化拓展为“双向承诺”瑶乡特色党建品牌,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双向服务”活动延续发扬“双向承诺”光荣传统,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承诺践诺,多做一些让基层、群众有获得感的好事实事。 

 

在办好一件件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挂点县领导牵头县直各单位领导干部,每年与服务镇、村(社区)确定一批(至少4件以上)落实的民生实事,注重发挥单位职能作用,推动民生实事落实落到位,帮助基层补短板创亮点。同时,领导干部每年要走访所联系村(社区)2户以上困难群众,帮助解决1个以上问题或办理1件以上民生实事,并在村(社区)党务公开栏公示承诺践诺情况,让群众看到党员干部的新作风。还要结合乡镇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每月选取一个工作日(星期四)到联系村(社区)参与驻点直联活动,通过进村入户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及时回应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截至6月底,累计办理基层民生实事245件,开展驻点直联活动2000余次,实现承诺践诺“双向奔赴”。

比学赶超有热度

“双向服务”活动实施“每月一调度”机制,推动领导干部比学赶超,确保“双向服务”活动热度不减、标准不降、服务不停。“基层书记谈振兴”“头雁争鸣”擂台赛、“抓党建强队伍促发展建新功”机关工作创新创优竞赛等活动更是助力“双向服务”持续升温,彰显乳源党员干部时时刻刻抓发展、惠民生、提效能的劲头。 

 

让成效在一线检验、让作风在一线显现。组织部门着眼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探索建立干部“一线考察、多维辨才”工作体系,着力推动干部在一线培养、一线比选、一线成长,在“双向服务”活动中识别出对基层群众饱含深情、对重大工作贡献突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一线岗位执着奉献的干部。为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闯敢干的干部壮胆、为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以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敢干实干快干会干,让勇于担当、干事创业蔚然成风。

督查检查有精度

乳源通过整合督考力量、创新督考机制、坚持督考合一,聚焦重点问题,精准靶向发力,实现督有目标、查有手段、考有依据,确保“双向服务”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比如,调查研究工作落实由县委办公室跟进,政策宣讲、协调解决问题、办理民生实事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教育工委、卫健工委负责跟进,并将“双向服务”活动落实情况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内容。“百村十万+”工作落实由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负责跟进。县委办公室负责活动统筹,通过随机走访、督查等方式跟进落实情况,并将督查情况报告县委。县纪委监委通过加强纪律监督,紧盯问题督查督办,定期通报开展情况。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通讯员 杜贤威 图片由乳源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廖卓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