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积极推动人才振兴工作侧记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基础。去年以来,我市紧抓人才振兴这个关键着力点,充分发挥新时代乡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让乡贤聚起来、帮扶动起来、平台建起来、氛围带起来,打造一支扎根人民的乡村振兴生力军。

聚乡贤凝力量全面推进帮扶行动

为将“乡贤资源”打造成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集聚正能量的重要渠道,我市于去年制定出台《韶关市开展“万名乡贤帮千村”活动实施方案》,所辖10个县(市、区)同步建立相关领导小组,并制定切合各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共同推动发挥乡贤在助力产业发展、参与社会治理、引领乡风文明、投身公益事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全市各地通过全面开展乡贤信息普查,收集和掌握乡贤相关信息资料,全面了解乡贤人士的发展意向、工作动态、特点专长及回报桑梓的需求,逐一登记造册,并根据行业、职业等进行分类,建立县、镇、村三级‘万名乡贤帮千村’乡贤数据库,健全乡贤信息管理机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被纳入我市乡贤数据库的乡贤共有5037人、乡贤帮扶项目共有473个。  

在摸底建库之后,我市以项目为纽带,立足乡贤的资源优势、人脉优势和渠道优势,积极调动广大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热情,为实现全市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县、镇、村三级提前谋划经济发展类、公益事业类、文化建设类、参谋指导类、乡村治理类等“五大类”乡村振兴项目,特别是引导乡贤参与美丽乡村与休闲旅游一体发展的经济项目。如南雄市江头镇深挖乡愁文化,积极利用乡贤资源筹措资金,全力推动“鸦子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打造以种植生态精品有机古杨梅、高山古树茶为主的休闲旅游示范点。该项目已流转土地约2500亩,试运营阶段年服务人数超2万人次,并获评2022年“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南粤森林人家”等称号;乳源乳城镇充分发挥乡贤投融资力量打造“宿美·稻”高端民宿产业集群,并联合周边镇村着力打造“古道文旅+南岭康养”乡村振兴示范带,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建平台优服务充分激发帮扶热情

“筑巢”方能“引凤”,我市持续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建设和温暖情感建设,着力构建回乡投资创业的优质平台。  

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村庄保洁覆盖率等多项重要基础设施指标达100%,干净整洁村以上达标率达100%,为乡贤施展才华创造了良好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乡贤投资企业的跟踪服务和联络人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乡贤在回乡投资方面的实际问题。10个县(市、区)从创业立项、项目审批、工程建设到经营投产等方面实行全链条式服务,打造暖心的营商环境,解除乡贤后顾之忧,最大限度保障项目的快速顺利推进。  兼顾打好建设家乡“感情牌”,积极举办在外乡贤家乡行、乡情恳谈等主题活动,搭建起广大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的乡村振兴大舞台。如翁源县新江镇党委政府、新江商会举办首届以“最是乡贤润桑梓,相聚共话新新江”为主题的乡贤大会,乡贤们围绕镇街“139”提升提出了意见建议并捐款。如今,新江镇街“139”提升项目已进入尾声,镇街面貌已实现从“脏乱差”到“靓丽美”的蜕变。  

同时,为让乡贤有更多成就感荣誉感,我市积极筹备开展“最美乡贤”评选活动,经过县级组织推荐、市级综合评议,于日前公布了2022年韶关市“最美乡贤”名单,187位各领域乡贤获授殊荣,各级各部门对其先进事迹、突出成就进行了广泛宣传,让杰出乡贤上网、上镜、上墙,营造起“学习乡贤、争当乡贤”的浓厚氛围。  

今后,我市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亲商重商富商”理念,做实“暖企”行动,当好“店小二”“服务员”,保护好企业家合法权益,让乡贤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推动项目无障碍推进、无障碍建设投产,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实施并联审批、集成服务,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秒办,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用最快速度把乡贤们的愿景图化为施工图、实景图,实现互利共赢,让乡贤力量成为我市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