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东莞籍“坪石先生”、地理学家吴壮达教授的长女吴冰、儿子吴杰明携家人到访韶关乐昌。一行三代6人先后前往长来镇安口村国立第三华侨中学旧址、坪石车田坝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旧址、三星坪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坪石老街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等处,探寻先辈足迹,追述家族记忆。
吴家一行三代人在乐昌长来安口村的石拱桥上合影。这座桥当年连通国立第三华侨中学的教室与宿舍,是袁臻教授学生时代的必经之路。由受访者提供
据姐弟二人回忆,除了父亲吴壮达,家族中还有3人先后任职、任教于坪石时期的国立中山大学。除此之外,她们的母亲也曾在安口村国立第三华侨中学就读。在定友图书馆,吴杰明先生向记者口述了这段珍贵的家族史和华南教育抗战史。
一门数杰薪火相传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这篇脍炙人口的小学课文《日月潭》,作者正是吴壮达。吴杰明告诉记者,这篇短文出自父亲的著作《台湾》。他得知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一事,也缘于此。
3年前,一家出版社找到吴杰明,请他就《日月潭》的阅读辅导读物出版提供帮助,并告诉他东莞展览馆正在筹办莞籍“坪石先生”展。此后,他开始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并于2021年7月首次来到坪石。结合父母生前的零星讲述,在经过一番查证寻访后,他渐渐理清了这段已被世人淡忘的历史。
“没有舅公赵策六,就没有我父亲后来的一切。我们的家族史要从这位广东现代教育先驱者之一的长者讲起。”吴杰明说。
吴壮达与胞弟吴鹏抟因家贫,从小一直受舅父资助读书。据赵策六1945年在国立中山大学填写的履历,他曾任民国广东省教育厅总务主任、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办公室主任等。抗日战争期间,赵策六负责国立中山大学后勤保障。广东省档案馆存有不少他的工作记录。
吴杰明感叹:“舅公以一己之力,在后辈中培养了4名中大学子。其中3名成了教授,还有一位成了烈士,令人敬仰。”
1938年日军入侵广东。国立中山大学先后迁往广东罗定、云南澄江。1940年回迁至乐昌坪石,直到1945年初东撤梅县地区。在此期间,赵策六和他培养出的3名中大学子先后来到坪石工作。
次女赵爱真是中大生物学系1929年唯一录取的考生。抗日战争时期在坪石中大任先修班教员。后在中大生物学系任教授;
外甥吴壮达获中大社会学与地理学双学位。1944年8月,受聘坪石中大法学院,以副教授教职讲授“边疆问题”与“西洋通史”。新中国成立后在华南师范大学任地理系教授;
外甥吴鹏抟1941年毕业于坪石中大农学院蚕桑系。1942年底被聘为中大教务处教务员。新中国成立后在华南农业大学任蚕桑系教授。
唯独儿子赵豫立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云南滇缅公路下关—畹町路段第六工段21分段任段长兼工程师,后在腊勐路段被日军杀害,以身殉国,令人悲愤不已。
在舅父教育救国、薪火相传的精神引领下,吴壮达毕生潜心治学,著述颇丰。先后在校开设外国经济政治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台湾地理等课程,著有《台湾》《台湾地理》《台湾的开发》等书,对研究台湾提供了系统而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在随法学院东撤蕉岭时期开始撰写的《琉球与中国》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古琉球国与中国关系的专著,以学者的眼光,首次论证、提出琉球群岛应归属中国的主张。
火种在家族中继续传递。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吴冰、吴杰明等子女坚持读书。吴冰于1965年考入北京大学,追随父亲选择了地质地理专业,吴杰明在恢复高考当年也考入中南大学前身——中南矿冶学院。姐弟俩还记得,上学前,父亲嘱咐他们“经过时看看金鸡岭,过了金鸡岭,就出了广东。”也许,没有一个“坪石先生”会忘记金鸡岭。
吴家人捐赠的袁臻教授珍藏多年的《国立第三华侨中学校友通讯录》等史料。文静摄
十年生聚父辈爱情
吴杰明提起,父亲到坪石中大任教是由法学院胡体乾院长推荐。胡教授在抗日战争期间全程参与中大迁移。在坪石,法学院先后在武阳司和离坪石老街较近的车田坝建校办学。
在车田坝,吴杰明了解到当地只有几十户人家、百余亩耕地。然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它却庇护了法学院数百师生长达三四年。物资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胡教授带领师生在这里建房子、篮球场、食堂、男厕所、女厕所,一应俱全。“不管是当地老百姓,还是这帮师生,都为保留华南教育火种竭尽所能。一个民族要生存下去,文化一定不能断代,他们做到了。”吴杰明激动地说。
车田坝下车村曾住过20多位教授,现在可供后人瞻仰的只剩村里的一座清代门楼。家在门楼旁的罗村长告诉姐弟俩,这是当时登车田坝后山的唯一山门,也是法学院师生每日学习和生活的必经之路。
近80年后,吴壮达的儿孙们沿着先人的足迹再次走进这扇门。“好像回到了起点。坪石就是我们这个家的发源地。”吴杰明说。吴壮达先生在坪石的时间不算长,但在子女们看来,若不是这趟烽火逆行,父亲可能不会遇见母亲,也就没有现在的这个家了。
吴杰明至今想不明白,当年只有十几岁的母亲袁臻(原名袁葆真),是以怎样的毅力和智慧,在香港沦陷后徒步走到乐昌,进入专门收容粤港澳流亡学生的国立华侨第三中学(下称“侨三中”)继续学业。
侨三中于1942年10月在乐昌安口村创建,经过多次迁移,后与广西省立龙州中学合并后停办。前后仅9年办学时间,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中科院院士叶叔华、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唐国俊等,还有他的母亲袁臻,后来也成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吴杰明打开特意带来的母亲珍藏的《国立第三华侨中学校友通讯录》等史料原件。母亲的原名就在第一届毕业生名单中。为了让史料发挥更大价值,吴家姐弟将其捐献给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值得铭记的,不仅有坪石先生,还有这些誓死也要捍卫读书权利的学生。”他们说。
母亲在世时曾对子女讲述过毕业后的经历。她在曲江(现韶关地区)入职“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下属的广东省第二儿童保育院任保育员。1944年末,日寇进攻曲江,保育院被迫疏散。袁臻奉命带领一班因战乱无家可归的孤儿,徒步过江西的全南、龙南、定南三县,翻越南岭,向广东兴宁县方向撤退,行程近千里。
寒冬时节、漫天风雪。在母亲袁臻艰难跋涉之际,父亲吴壮达也正同向而行。两个人就这样相遇了。在吴壮达的帮助下,袁臻和孩子们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集合地点。后来,两人在东撤到蕉岭县的法学院结了婚,并生下5个子女,将他们培养成才。
吴家人还前往粟源堡农学院旧址寻访三叔吴鹏抟的足迹。说起三叔,他毕业于坪石时期的中大,又在这里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为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他特别给生于乐昌坪石的长女取名“乐平”。
采访快结束时,吴杰明先生郑重地说:“我父亲和三叔的姻缘都与乐昌有关,这些虽是家族私事,但站高些看,在那个外族入侵的年代,这些有识之士没有被苦难打倒,还是坚持积极生活、繁衍后代、教书育人,这更是一代学人的历史壮举。不生孩子,哪来的接班人?谁搞生产、谁当兵、谁当教授?中华有古训: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有人有教,中华民族就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这也是坪石先生的一种风骨。”
吴壮达教授的家族故事还在延续。莞籍“坪石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成果历经岁月沧桑,不仅搭起东莞与韶关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其精神更是辉映着中华大地。他们与数以百计的“坪石先生”一起为赓续华南教育星火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英气、骨气、文气浩气长存,当被后世永远铭记。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文静 通讯员 刘有于 白和琴
编辑:蓝洁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