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精神回响:奋斗、奉献、荣誉

工矿在韶关的大举兴起改变了广东的工业格局,也改变了韶关的人口结构。五湖四海的人来到韶关,带来的工作意识和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韶关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让韶关从这时候起完全改变了城市的性质,让它从一个农业、水运加小商贸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从一个以客家人和船民为主的原住民城市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业移民城市,也是解放后广东最早产生的移民城市。


上世纪60年代西河大桥

上世纪60年代曲江桥头


人员来源的五花八门是当时韶关新鲜、生猛的文化现象,不论是本土韶关人还是新来乍到的新韶关人,都在兴奋中适应这样的文化,用当时的话来说叫做:“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革命目标”就当时而言,

那就是共同理想与集体荣誉的代名词。


王明健。 侯海霞 摄

王明健当年手绘的炼铀工艺图纸。 侯海霞 摄


在下庄负责冶炼铀矿的地质队水冶厂技术负责人王明健在这段苦并自豪着的日子里,他接到过两封电报,第一封电报:奶奶病危,速回。因为保密需要,他只能答复:在广东工作忙,无法回去。几天后接到第二封电报:奶奶死了。这个由奶奶带大的年轻人红着眼睛忍着泪,走回了他的水冶厂车间、1959年,因为冶炼铀矿的杰出成就,他被评为全国劳模。这是建国后韶关工业体系的第二位全国劳模,也是“华南重工业基地”布局以来的第一位全国劳模。在王明健的私人“藏品”里,有一支红色的国产英雄钢笔,那是1959年11月参加全国群英代表大会时周恩来总理赠送的。也就是在这一年,韶关井喷式地产生了三个全国劳模,并且全部来自工矿界。


六矿“506”队奋战夺高产 月产超万吨


二矿采一队   下井夺高产。


五矿掘一队(先进队)班前检查风钻快速掘进。


而当年(1970年代)梅田矿务局掘进队长、湖南籍矿工杨烈树说:“三天两夜不离开坑道,困了就在采场边睡一阵,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掘进队的荣誉。没有奖金,没有补助,只是为了煤炭产量与掘进进度。”


在湖南大学毕业又在葫芦岛冶炼厂工作几年后,工程师姚君山带着家小来到韶关冶炼厂报到,他到任的第一件工作并非发挥他的冶金专业专长,而是跟工人们一起在烟尘滚滚的基建工地劳动,修道路建厂房,直到“三米外看不到人影”工地矗立起了高大的现代化车间。


他说:“那时候啊,蛮骄傲啲,看着一个厂就在我们手里诞生哒”


企业的运行不仅带来了机器轰鸣的现代节奏,也带来了全新的人物类型,仅仅在曲仁煤矿就涌现出了“全国劳模”周本荣,全国劳模、广东省特等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曹庭顺,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吕巧花等一大批先进人物。


没有礼拜天,没有奖金,没有补贴,一直这样干,白天干了晚上干,晚上干了白天干,可是当时的人们都干得这样有精神。


不管是“白天干了晚上干,晚上干了白天干,可是都干得这样有精神”的王明健、“三天两夜不离开坑道”的杨树烈,还是“看着一个工厂就在自己手里诞生”的姚君山,对他们来说,那只是一段蛮骄傲的个人经历,而对粤北的厂矿企业发展史来说,代表的却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代表的是不会磨灭的精神内核,那就是:奋斗、奉献、荣誉。而这种精神伴随了一个支撑起共和国工业兴起与发展的特殊时期,粤北工业的基础,也是在这种精神伴随下奠定的。





回望百年,

轰隆隆的机器制造声虽不复存在,

“仅次于广州”的骄傲也只留在心头,

而韶关工矿的精神在重温中却得以沉淀和传递,

激励后人在新时代“继往开来 再铸辉煌”。


作者:荣笑雨、韶关日报记者 汪露蓉

编辑:廖卓敏

责编:冯春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