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六岸“数”潮涌 赋能产业新发展——韶关大数据产业发展综述

从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规划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获国家批复,到我市广东韶关数据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紧抓大数据产业发展“胜负手”,再到举办“算联全球·数聚韶关”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近期,对于韶关大数据产业发展来说,可谓是好事连连,为韶关实现换道超车再装强劲引擎。  


近年来,韶关利用自身优势,致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成本洼地、价值高地”,将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作为加快发展的“胜负手”,继成功引进华韶数据谷、中国联通智慧客服南方中心、鹰硕数据中心等公司后,已先后集聚多家与云计算相关的企业。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在韶关逐步形成。


算力“沃土”,种下“产业树”


美团下单美食、购买电影票,抖音上发布视频并收获网友点赞、评论,观看热点新闻……这样的“大数据”云生活、娱乐场景已为大众所熟悉。 

 

只是,“遨游云端”的网友们大多不会想到,我们高频率使用的小红书、美团上,视频、图片、点赞等各类数据,其实都储存在各个数据中心里。而他们的操作处理结果,则离不开算力。 

 

当前,算力已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水电煤”。 

 

而数据中心作为承担数据存储、计算、处理、交换等功能的新型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石。  


对此,曾参与编制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相关工作的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赵淦森,也深有感触。  


赵淦森表示,2018年做调研时,他发现广东省内数据中心存在散、乱、差问题,多布局在发达地区,导致运作成本高,效率低,挤占稀缺空间与动力资源。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对高质量、低能耗、绿色数据中心诉求越来越迫切。  


地处南岭山脉南部的粤北韶关,地质构造上位于非地震带的湘粤褶皱带,年平均气温低,受台风、地震影响小,且不受海风腐蚀,加之作为广东主要电源基地之一以及国家一级网络节点北京至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的必经支点,数据中心日常可平稳运行,机房运维可节约降温成本,大工业电价为全省最低等“天时地利”孕育了对数据处理、计算等能力即算力的“沃土”。  


简言之,韶关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华南地区大数据产业集聚的“首善之地”。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  


早在2017年,当数据中心还没有成为“热词”,韶关就落子布局,发力数字经济,着力打造华南“数字凤凰”。


2019年9月动工建设的华韶数据谷一期项目,规划建成拥有5万个机柜为基点的超大规模绿色数据中心。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并进入验收阶段,二期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前期建设筹备工作。  


2020年6月,中国联通智慧客服南方中心落地韶关,目前已实现8个省客服话务集约。  


以上仅为韶关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抢占“东数西算”工程机遇先机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我市已聚集华韶数据谷项目、中电鹰硕数据中心项目、中国联通智慧客服南方中心项目、南方智能网联汽车项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南方数据中心项目、广东省公安厅异地容灾备份中心项目、广东省档案馆异地异质备份中心项目、华科城双创中心项目等。  


韶关这片算力的沃土,正不断“种”出大数据新业态新模式。


全力筑巢,引来“金凤凰”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于韶关高新区设立数据中心集群,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这标志着“东数西算”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于韶关来说,布局算力产业生态链,早有谋算,且步步为营——  


在华韶数据谷、华南数谷鹰硕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同时,我市以“华南数谷”为载体,引进大数据龙头骨干企业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形成较为完备的大数据产业体系,构建“数据资源-软件开发-应用服务”产业体系。  


5月19日,我市成立广东韶关数据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基础建设为载体,以数据中心建设和产业链导入为两翼,以云数据中心、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主导,重点面向高频实时交互、低时延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新产业,推动韶关大数据产业发展,打造韶关数字经济,实现对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的“投、融、建、管、维、营”。  


同时,形成一套夯实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争取上级配套支持政策、稳推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一体化推进大数据产业集群建设“组合拳”,全力筑巢引凤,确保大数据产业生态链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招引培育龙头企业。数据中心产业上游重点引进服务器制造商,培育一批云计算及大数据企业。  


打造信创产业生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强链,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先导区,推动校企共建“广东信创实验室”。  


推动产业数字化。集中力量打造1—2个数字经济专业园区,聚焦若干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业态进行重点培育。以应用示范为主要抓手,选择一批重点项目进行优先支持,营造数字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强化要素保障。研究制定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数据及软件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业的招商引资、财税金融、用地保障等方面支持政策,积极引进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投产。  


目前,有明确投资意向来韶投资数据中心的企业有四大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头部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共31家,总投资可达2213亿元,用地需求6856亩,标准机架约173万架,其中到2025年投资额1659亿元,约137万标准机架。  


可以预见,韶关将迎来数据创造价值的新机遇,大数据产业将加速聚集,形成规模效应,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韶关有“数”,抢占市场步子稳


临近端午,韶关用热情迎接八方宾客,赴一场“算联全球·数聚韶关”的盛会。  


5月29日-30日,我市将举行“算联全球·数聚韶关”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  


大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打造“1+2+3”的交流平台,即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3个主题活动。诚邀省政府领导、相关省直部门负责人、珠三角九地市政府领导、全国其他数据中心集群的地市政府领导,以及4名院士、四大运营商、知名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相关领导和专家、知名企业高管等,共计约400人参加,加强与国内外算力相关的技术和产业交流合作,搭建政产学研对接平台,助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主会场活动邀请高文、魏少军、陈俊龙等院士和专家进行主旨演讲,华为、华大基因、浪潮等企业负责人进行主题演讲,并举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集群揭牌仪式,以及相关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2个分会场举行19个主题演讲,以及“东数西算”战略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有效路径为主题的2场高峰对话;3个主题活动分别是“东数西算”工程算力枢纽节点交流座谈会、数据中心产业项目路演、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产业人才韶关行活动。  


此次大会的举行,无不折射出展现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算力枢纽节点的决心和实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要素加快集聚、融合、创新、落地,助力韶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经济时代,“东数西算”作为一项新的国家级工程,其重要性、迫切程度以及对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并不亚于“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借“东数西算”东风,韶关正加快步伐,不断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的空间布局,打造数字经济新的增长极。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邹方筱

编辑:谢馨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