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看戏是老百姓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有看戏的,就有演戏的,而演戏就要有戏台。在古时,我国各地都建有不少戏台,专供地方演戏之用。经千百年来的演变,这些古戏台有的早已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中,有的成为文化古迹。在今天看来,戏台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不妨想象下古戏台的演出情景:锣鼓喧天,丝竹盈耳,多少波澜壮阔、哀婉缠绵、忠孝节义的故事在这里粉墨登场,剧情曲折委婉,演员水袖轻舞,观众如痴似醉。
在粤北古郡南雄,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戏台主要有珠玑里东古戏台和百顺古戏台。这里单说里东古戏台。
里东古戏台上演折子戏。资料图片
里东古戏台,位于南雄市珠玑镇里东街官道寺内,始建于宋嘉祐四年(1059年)。《南雄府志》载:“广明院在里东村宋嘉祐四年创。”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官道寺,又称广明殿、广明院,戏台在寺内。《南雄文物志》载:“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由住持僧斌重修。”今戏台前左侧墙上镶一石碑,记录了当年重修时绅民捐资情况。建成后,戏台一直作为接待省内外戏班子的演戏场所。新中国成立后,仍作为艺术团体表演和电影放映场所。平时,戏台主要作为里东街村民开会场所。
在我国古代,寺庙多设戏台,这也是北方的风俗,所以北方有“庙会”之称。随着中原氏族不断南迁,戏台也在南方普遍建立起来。官道寺,位于珠玑里东梅关古驿道旁,因两宋时期,大批中原及江南仕贾之族南迁到珠玑巷一带卜居或驻足,所以一些北方习俗就在此保留下来。如今,古老的里东街仍留有逢圩(赶集)的习惯。
里东古戏台,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为37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53平方米。建筑为三进,内双天井连接。首进为大门(门廊)及戏台,为两层木结构,其余后两进均为步架单层木结构。原两侧均建侧耳房,现下侧(左侧)已改建为民房,仅存上侧(右侧)也改为其他用途。
首进为戏台,平面呈凸字形。临街为大门,门廊结构为抬梁单层三开,门柱为红石柱础荷木柱,柱顶饰有装饰斗拱,廊柱及卷棚之间均用虾公梁连接;入口为中开大门,两侧为卷顶门,均由舞台底进入。舞台平面亦呈凸字形,为矩形主表演区和两侧辅台,为适应表演需要,主表演区楼板均为5厘米厚板,辅台与侧台楼板均只有2-2.5厘米厚;两侧设有侧台及后台,楼面均比表演区高45厘米。后台因标高与大门扇高度有冲突,后台楼板开一矩形小天井,并配木栏杆;栏杆两侧高起作坐凳的同时也方便承搁戏箱。主舞台顶均装木望板(木板天花),在中间设置八角覆斗式藻井,以提高演出空间高度,也有利于声音反射。主表演区主台天面为挑檐翘角,挑檐部分瓦面为辘灰筒铺设,其余为摊铺阴阳布瓦坐头灰,灰筑正脊及斜脊。
二进为单层步式木构,柱列为横二纵五,前廊进深2.8米,主步架为三步架,进深为6.4米,原步架间设有供奉神位及背板,现仅存背板木框。三进为单层立贴式木构,柱列为横二纵三。屋架下为重梁底架,天花架前原挂有牌匾(现牌匾已无),本进建筑主要结构保存基本完整。整座建筑盖当地常用的灰色简瓦。首进及门廊地面铺青砖,二进、三进为泥地。首进与二进间的天井地面铺鹅卵石。里东古戏台重修240多年,仍保存比较完整。
里东古戏台是研究古代“庙会”南移的重要佐证。为保护利用好这一文化历史遗存,2003年,广东省文化厅拨款15万元,南雄市文化部门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里东古戏台进行了全面整修,使古戏台面貌一新。1995年,里东古戏台被列为南雄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2月上旬,大型电视纪录片《千年珠玑》在里东古戏台拍摄镜头,南雄市采茶剧团演出采茶戏,再现“庙会”热闹场面,村民云集,争相观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2020年11月5日,一阵阵婉转的唱腔、一曲曲缠绵的丝竹,在里东古戏台上绕梁不绝。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所塑造的柳梦梅和杜丽娘这一对脍炙人口、流传古今的经典故事在此上演。《牡丹亭》这一著名剧作“重返故事现场”,让里东古戏台又火了一把。
作者:曾诚
编辑:李建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