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在湘粤桂三省(区)交汇处一带的历史上,谁是率先来这里“打卡”的人呢?
我们会告诉他:虞舜,时间在4300年前。
4300年前的这块土地,没有君山、韶山、崀山,也没有零陵、虞山、韶州等地名。虞舜来了之后,这些地方才有了正式的名字,而且地名很优美,仿佛一个个悦动的音符,带给人们无限遐思。
虞舜是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之一,也是“三皇五帝”之一。虞舜倡导“德为先,重教化”。《尚书》云:“德自舜明”。《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在位39年,把庞大的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在年老时,决定将帝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然后,开始南巡。
他们从帝都蒲板出发,跋山涉水,一路往南。目的地是南岭以北两条河流交汇处,以及这两条河流的上游区域。根据早早在前探路的人传回的消息,在这片区域有九座山峰,那就是他要去的地方。当然,还要到处了解一下南北部落联盟融合的情况。
所以,唐代诗人陈羽有诗句曰:“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也就是说,虞舜南巡,并不是为了旅游。
舜不忍看到禹继位后压力过重,也不忍放下对部落的关注、对民众的关心。虽然他从帝位上退了下来,但责任并没有卸。
舜南巡,也是为了探视他的弟弟象,探望他的旧部族,并会见不服大禹的三苗,协调好部落之间的关系。这些,都让他十分牵挂。尽管禅让了,但他还是想为继任者禹和自己的部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更何况探亲和巡察一举两得。
进入洞庭湖之后,听说湖上有一个岛,舜登上小岛,发现那里有一些茶树,便教授当地居民制茶的技术。这个小岛因为舜居住过,所以叫君山,岛上所产的茶叶,也成为著名的“君山茶”;舜来到常德的一座山下,在此讲授伦理道德,这座山就叫作德山;舜来到湘潭,带着乐队登上一座山峰演奏《韶乐》,随着优美音乐的响起,随从跳起舞来,结果导致山崖翕然、山鸣谷应、声振林木,凤凰闻乐展翅,嘤嘤和鸣。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峰叫作韶山或韶峰,整个山冲就叫韶山冲;舜来到南岳衡山,大会南方诸侯,筑坛祭祀山川,并将玛瑙瓮所装的甘露赐给众人,后来此坛被命名为甘露坛;舜经过邵阳新宁一处风景绝妙的山,夸赞说:“山之良也!”这山就被叫作崀山;舜在永州东安县一座山上驻跸了一段时间,所驻的山就被叫作舜皇山;舜从舜皇山沿着湘桂走廊往南,来到桂林的一座山下驻跸,这座山就叫作虞山;舜在山上的石洞演奏韶乐,这个洞就叫作韶音洞。
风景在路上,舜一直在奔走。他从桂林沿漓江继续南下到梧州;从梧州沿贺江向北到贺州,再由贺州向北,经江华到达道县——象封侯的地方有庳,探望多年未见的弟弟象。
可是,当舜来到弟弟的封地有庳圩时,前来探路的人和当地的百姓告诉他,象早已故去。
舜感觉自己的心顿时被尖刀剜去一半,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
稍感欣慰的是,当地百姓告诉他:象来到有庳圩之后,很受大家欢迎。象不仅将中原的农耕文明传到南蛮地区,教授民众捕鱼、狩猎、稼穑、制陶、制茶等技术,教化民众,施以德政,而且将中原官话传到南方,为南北沟通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发明了一种棋子,供大家娱乐。大家由此尊称他为“象王”。象王去世后,人们十分怀念他,正准备将他发明的棋子命名为象棋,将这里的地名改为象仁里,来纪念象王在这里布施的仁义道德。
有传说,象并没有去世,只是觉得自己的作为离哥哥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听说哥哥要来了,便躲到江心的岛屿(今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江村镇象王岛)上去了。舜不知原委,带着失去弟弟的悲伤,过潇水往东,经宁远过蓝山,来到九疑山南麓的一个山坳,在此弹唱《南风歌》,这个山坳就叫南风坳,山坳上还曾建有熏风亭;出南风坳继续往东南,来到一座大山的石台上,在此演奏《韶乐》,天籁之音使周围的山石也为之动容,变成形状奇特的“三十石”,此石台便叫作韶音台或韶音石,这个地方就叫作韶州;从韶州出发,舜帝继续东行,至溱水(现称北江)江边,停留时日,授山民种茶之技,狩猎之术。别时,登最高峰,命宫廷乐队奏《望娥》,与百姓一起品茗唱山歌《熏风词》,这个地方后来被称舜台,当年舜帝东行至溱水登高奏乐的地方,被称舜山,北江边山顶一亭被称为熏风亭;之后,舜往北返回宁远,来到九嶷山。
舜想继续深入深山,了解那里的民生状况。在附近一带转悠了很久,导致九嶷山地区留下了很多与舜南巡相关的文化遗迹:潇韶峰、舜源峰、娥皇峰、女英峰、万岁山、五臣山以及舜教农耕的地方“历山头”、舜斩恶龙的地方“三峰石”等。
遗憾的是,舜年事已高,由于长期奔波,加上获悉弟弟已故的消息,他心力交瘁,精神恍惚,九嶷山成了他最后的归宿。
在舜逝世大约2000年后,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下:“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零陵,就是永州的前身。
舜在湘粤桂三省(区)交汇处一带的足印,绽放出一个个诗意的地名。这些地名,如今都成了当地历史悠久的文旅资源。如今,游客来到这些地方,仿佛能听到4300年前的天籁之音。更重要的是,人们都习惯把舜长眠之地九嶷山称为中华道德文化的发祥地,而舜所推崇的道德文化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
作者:洋中鱼
编辑:李建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