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早春二月,一幅幅沁人心脾的绿色发展图景在新丰县铺开:从种植基地的漫山红樱,到新丰江干流及各支流河道的清波涟漪;从出行之路的安全舒心,到产业园区的低碳转型升级……行走在新丰城乡,处处凸显着这个山区县扎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奋进步伐。
近万亩的茶园分布于新丰的绿水青山之间。潘慧恩摄
有这样一组数据直观展现了新丰绿色发展的不懈努力:2021年,新丰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作业面积2.2万亩,建设高质量水源林8468亩,占任务的100.6%;新增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5个“广东省森林乡村”,完成丰城至梅坑段碧道建设;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完成市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2021年林下种植新增1850亩,林业产值达27.58亿元……
这一份亮点纷呈的答卷,是新丰县全力以赴抓绿色发展、攻坚克难改善生态的喜人成果,也是新丰县持续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将“绿”厚植为城乡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的真实写照。
工业低碳转型追“绿”经济生态获双赢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新丰县立足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按照“打造韶关融湾先行区,优先发展桥头堡”战略部署,依托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新型环保材料、新型环保建材、绿色食品产业、新型环保涂料等特色产业,规划建设了创新园、回龙园、马头园、紫城园、松园园五大工业园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春节假期后,记者走进位于马头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韶能集团新丰旭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看到企业内各条生产线已有序复工复产,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一样。据该公司技术与创新部部长蒋联群介绍:“韶能生物质发电公司目前正大力推进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公司计划投入5440万元,对生物质发电锅炉烟气进行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针对生物质锅炉燃烧种类复杂、燃烧不稳定及释放出大量颗粒粉尘等污染物等问题,通过烟道、SDS干法脱硫、除尘、脱硝、烟气冷却、检测、控制等系统工艺,进行除尘、脱硫、脱硝处理,从而达到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广东省内还没有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的先例。据了解,旭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共涉及了4个锅炉,在去年12月开始安装。目前,已经完成了1个锅炉的排放改造,其余锅炉的排放改造正有序推进。蒋联群告诉记者:“完成这个超低排放项目之后,我们氮氧化合物排放就是5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以内,二氧化硫的排放就是35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以内,烟尘的排放达到1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以内。”
这只是新丰贯彻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工业减碳的缩影。近年来,新丰大力推进园区及项目节能减排,倡导绿色生产,不断降低碳排放,促进“碳中和-碳达峰”。其中,马头园区积极引导韶能旭能生物质发电、韶能绿洲生态科技、海山科技、佰旺汽配基地等项目联合推进热能综合利用,以韶能集团生物质发电项目为依托,目前已有7家企业完成了技术改造,选用发电产生的“蒸汽”余热作为供热源。初步预测,企业的供热需求每年可创造1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又降低了企业能耗及供热成本,有力促进以韶能生物质发电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壮大,促进现有产业实现转型提质、绿色化改造。回龙园区则引进安顺达管道天然气项目,为园区“两高”企业实施“煤改气”提供支撑。其中,特伦特陶瓦、金豊达陶瓷顺利完成“煤改气”,实现能源清洁改造,碳排放进一步降低。
为深入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筑牢生态环境保护防线,巩固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的既有成果,新丰还在资金政策、土地保障、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绿色低碳产业倾斜性支持,包括主动与万洋众创、恒荣控股等有实力企业加强沟通对接,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积极招引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环境友好型企业项目,立足长远布局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破坏环境就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哪怕税收再多也是得不偿失。”在新丰县委书记郑伟平心中,经济账、生态账和发展账全都捋得清、算得明。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新丰作为韶关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只有用绿色铺展经济发展大盘,积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才能长久获取更大的生态财富,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迈得更快、走得更远。
整治环境问题固“绿”新丰大地换新颜
在全力推动绿色发展的同时,新丰县直面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环保欠账问题,于去年11月下旬,全面启动“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围绕水域、路域、山林、农村、城镇、工况、景区等七大领域,以非常之举抓整治、以攻坚之势破难题,激发活力,催生了蝶变。
生态环境优越的鲁古河国家湿地公园。 潘慧恩摄
截至春节前夕,新丰累计清理河道长度约140公里,清理各类垃圾约2200吨,进一步改善全县水域面貌,消除环境安全隐患,提升全流域水环境质量,使“河长治、水长清”成为“河长制”落实成效的生动体现。
住得舒服,生活更美。聚焦农村环境“垃圾清运难、污水治理难、村容提升难”等“硬骨头”,新丰县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痛点难点堵点,先后整治“六乱”问题8209处、整治撂荒耕地8807亩、整治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生产废弃物等农田耕作问题8236个……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一个个告别了“脏乱差”的村庄美丽亮眼,百日见成效的整治目标初步实现。
此外,聚焦提升山林环境质量,厚植生态本底,销号各类涉山林环境案件62宗,发现问题27个,通过及时制止、整改,生态资源保护更加有力;聚焦提升城镇环境质量,持续清理河道两岸垃圾,常态化开展垃圾收集点清洗、消杀工作,对卫生死角进行专项清理,启动城区垃圾收集桶点“微改造”,组织梅坑镇村级垃圾中转站验收;聚焦提升路域和景区环境质量,清理景区、高速出口沿线路肩、边坡、水沟8公里,清理杂草、建筑垃圾110立方米,修整边坡、土路肩2.2公里,粉刷边坡线4.8公里,增设沿线各项安全警示标志20块……
整治环境突出问题,新丰每一个脚步都铿锵有力。透过一年来新丰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不断夯实绿色发展基础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污染防治全面推进,中央环保督察交办23件案件全部按程序办结;七大领域环境问题整治全方位推进,超8500项安全隐患、环境问题及时整改;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全县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为99.4%,新丰江及其支流主要监测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水标准。
如今,清澈见底的河道、安全畅通的公路、成排成行的绿树、整洁有序的街道、笑靥如花的群众……走进新丰城乡,你会发现破败的旧颜不再,呈现在眼前更多的是一幅幅水清、街净、景美的绚丽画卷。
创建森林城市护“绿”生态宜居民共享
在以强有力举措整治环境突出问题的同时,新丰县也以最大力度厚植绿色本底,守护新丰人引以为傲的生态禀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推进大风门山段生态修复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新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开展后,县创森办根据大风门自然条件差、生态修复难度大等特点,在这里设立义务植树基地,并采用机械打穴、置换客土后放底肥的方式,义务造林27亩,先后种下2300多株象征着生机与活力的“希望之树”,为新丰江源大地增绿。截至目前,通过后期加强抚育追肥等管护措施,种下的枫香、樟树、樱花、红叶石楠等树苗成活率达97%。
节后上班第一天,新丰县开展新春植树活动。
“之前,老百姓提到阿婆髻林场大风门山段时,只见种树不见森林是最常听到的评价。”新丰县创森办工作人员介绍道。如今,走进大风门山段义务植树基地,一排排树苗枝繁叶茂,长势喜人,昔日窘境早已不复存在。
据统计,去年以来,新丰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作业面积2.2万亩,完成森林和新造林抚育1.72万亩,且以“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乡村”三级同创格局,建设1个森林小镇(黄磜镇)和5个国家森林乡村,完成1个红色乡村(马头镇板岭下村)和5个乡村绿化示范点建设(梅坑村、潭石村、秀坑村、秀田村、长陂村)。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一棵棵昂然挺立的树苗,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绿色铺开,是越来越好的生态基础。
伴随着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的铿锵脚步,新丰县在绿色廊道建设、城市改造提升、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等方面亦走出了自己的节奏,先后打造了一江两岸、丰城大道、105国道等重点路段绿化美化工程,生态走廊林绿景美,进一步提升国省干道和高速出入口形象。同时,在城区充分利用闲置地打造了碧水公园、金钥匙绿地、儿童公园、后山公园等一批小公园、小绿地、小广场,形成一路一景、一点一特色,让市民走出家门就可见“绿”,多了一份舒心与惬意。
“近年来,新丰的城乡环境不断变好,面貌也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在县城后山公园散步的市民张女士自豪地表示,特别是经过改造提升的后山公园绿树成荫、风景宜人,曲径绕山而行,一步一景,深受大家喜爱。
自新丰创森工作开展以来,城市绿化提升所带来的,不仅是城市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更带来了城市美誉度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一座“天蓝、地绿、水清、花香”为标识的山水田园城市,正成为新丰市民共享生态福利的“基本盘”。
发展林下经济育“绿”兴林富民两不误
东风解冻,万物复苏。在春雨的滋润下,新丰大地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位于新丰县黄磜镇营盘村高山茶场内的早春樱花进入盛放期,缀满枝头的樱花沿着茶山小道尽情绽放,仿佛一条条缠绕在山间的彩带,在一垄垄绿茶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晨露消散,黄磜镇茶峒村数千亩青翠欲滴的茶叶露出了原本的模样,春光乍现。当地仙堂山有机高山茶种植基地负责人曾凡锦望着这片曾经的荒山,感慨地说道:“自从茶叶产业园建起来之后,这里的游客多了,人气旺了,村民和村集体增收,都说产业园是‘聚宝盆’。”
韶能生物质发电厂。罗新巧摄
2018年,在新丰县委、县政府的积极争取下,该县茶叶产业园获批为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位于黄磜镇茶峒村、营盘村、雪峒村,主导产业为高山茶。目前,园区种植茶叶约1万亩,产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3个,年产量约32.5万公斤,年产值约1.3亿元。
此外,园区的联农带农效果也很明显,许多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去年,园区带动约1700户农户种植茶叶约2500亩,直接带动就业约2000人次,园区农民平均收入高于全县农民平均收入38.9%左右。一位采茶工人告诉记者:“从茶场开办开始就一直在这里采茶,已有十几年了。手脚快的话一天能挣150元到160元,手脚慢一点也能挣120元到130元。”
沙田镇天中村百香果成为带动村民脱贫增收的“致富果”。
“产业园建起来之后,带动效果很明显。”新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新创表示,“依托美丽的茶园和优良的茶叶品质,带旺了人气,促进了消费,增加了三产收入。仅2020年,园区吸引游客约8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约1800万元。”
栽下摇钱树,山成聚宝盆。新丰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全县林地面积254.41万亩,森林覆盖率81.15%,森林蓄积1132万立方米,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近年来,新丰立足该县山多林广、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特点,积极探索“种植一个品种,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林业产业发展新路径,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森林覆盖率高达81.15%,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新丰最美的底色。陈志标摄
在实践过程中,结合“药园子”打造,在县属司茅坪和雪山林场试点开展了南药种植;引进“重组竹”新科技,解决县内竹子存量的出路问题;引进八仙顶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并通过申报2个省级康养基地、1个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2家南粤森林人家,进一步提升全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其中,2个省级康养基地和1个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了省专业评审认定。
此外,2021年林下种植面积新增1850亩。到目前为止,全县林下种植面积已达到18万亩,林业产值达27.58亿元;“岭南红叶世界”在全市林业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在2021海南世界休闲旅游博览会上进行推介;樱花峪被评为广东省100个新兴旅游品牌地之一,并在省林业局官网展播。
高举生态文明大旗,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天蓝、水碧、城绿、景美,今日新丰,一座生态之城悄然崛起。在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26万多名新丰人民矢志不渝、笃定前行。
文字:邹方筱 谭惠云 陈志佳 陈欣欣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丰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李建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