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中,吕泱、徐志宏、何艳霞、胡湘泉、陈怡伊、曾敏青、张志勇、蔡汉生、谢林昌、李婷、杨青坡、刘芳等12位市政协委员分别代表农工党韶关市委员会、民进韶关市委员会、九三学社韶关市委员会、民建韶关市委员会、民革韶关市委员会、民盟韶关市委员会、韶关市工商业联合会、经济界、教育界、无党派人士、台联界,围绕韶关如何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大会发言。现将他们的观点与建议予以摘登,敬请关注。
优化韶关能源结构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农工党韶关市委员会 吕泱
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是“十四五”生态、经济、能源协同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面临着碳减排和能源双控、保障经济可持续增长及煤炭供给减少重大挑战,优化我市能源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成了当务之急。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光伏利用。在石漠化极脆弱区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开展石漠化土地的光伏生态修复示范。
(二)加快产业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复合利用。以光伏发电为牵引带动产业园区供能,实现产业园区的绿色供电。
(三)结合乡村振兴加快农村光伏建设,在农村地区全面实施“一人一千瓦”光伏工程。
(四)加快陆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利用。建议在有效保护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陆上风电资源规模化开发。
(五)优化燃煤火电发展。加快现有火电机组节能减排改造,大力推行洁净煤发电技术。发展IGCC发电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推动风光火(储)一体化。
大力发展水产生态养殖
民革韶关市委员会 陈怡伊
我市水量雨量多,水质环境好,水库池塘和水田面积大,水产品种资源丰富,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就大力推进我市水产生态养殖产业生态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认识我市发展水产生态养殖的重要性。
(二)不断完善水产生态养殖发展思路。着力突出非水源水库放养、稻田养殖和池塘生态养殖三大重点,做大特色品牌,做好利用优质水源生产优质水产、利用优质水产兴旺消费旅游这篇重要文章。
(三)强化科学技术支撑,推动绿色养殖科技创新。
(四)多渠道加大资金资本投入。建立政府引导、生产主体自筹、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五)积极探索建立推荐生态养殖模式。
(六)加强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保护。
(七)充分发展休闲渔业,促进水产养殖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结合推进旅游产业化、美丽乡村建设和森林城市创建,推动实现水产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发挥商会作用 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界 谢林昌
广东省韶关商会是广东省内级别最高、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韶关籍企业家社会团体,涉及各大行业和领域,部分会员企业已发展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龙头企业。
新的一年,商会将继续以“凝聚乡情、服务会员、发展经济、回报社会”为宗旨,团结广大韶商,搭建企业与各级政府沟通的桥梁,积极推动乡贤企业回乡投资建设家乡,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招善引爱等工作。
(一)聚韶商之心,增强韶商企业实力。进一步凝聚韶关乡贤,弘扬韶关文化,团结韶关力量,引领广大韶商向更广阔平台发展,扩大韶关在珠三角乃至全省全国的影响力。
(二)筑桥梁之魂,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建设。商会将以商招商,带动各地各界的商界朋友到韶关投资置业、观光旅游,促进韶关产业发展。
(三)从严要求,树立良好的韶商形象。带领会员企业努力当好爱国爱党的“践行者”,自觉将自己的事业、企业的发展,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
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民进韶关市委员会 徐志宏
韶关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争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城市,正是韶关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是韶关“数据融湾”的时代担当。
就韶关如何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争取上级支持和指导。
(二)打响数据集群品牌名片。考虑以“云上丹霞”“丹霞云”“丹霞数据云”等响亮名词统筹称呼我市大数据产业,运用“数据融湾”“湾数韶算”等概念作为韶关大数据产业发展方向,作为城市名片和招商引资品牌,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和招商手册。
(三)高质量编制建设规划。
(四)强化大数据产业招商引资。
(五)制定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六)解决好大数据项目能耗指标。
(七)加强绿色能源保障供给。积极创建“韶关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加快推进新能源“六个一”项目,全面铺开可再生能源电站建设。
(八)推进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九)强化节能降耗要求。
(十)发展大数据上下游产业。
活化利用工业遗产
民盟韶关市委员会 曾敏青
韶关矿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宜,曾经被国务院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政策变化和国企改革,留下一大批车间、厂区或厂房建筑。
盘活更多沉睡的资源资产、推动原有的生产型厂区转变、向存量要增量要空间是当前韶关破解土地资源瓶颈的突围之举。
就如何进一步活化利用韶关工业遗产,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对工业遗存开展深入普查。针对工厂、仓库等产业建筑进行基础调查,对其历史、面积、建筑结构、产权等形成台账。
(二)制定市级的“工业遗产”的认定标准。形成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三)制定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和制度。对已认定的“工业遗产”留存情况、遗产类型和所处地区进行分类,差异化制定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相关管理制度、规定和扶持政策。
(四)梳理三线工业遗产的产权与使用权。对于尚未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工业遗产,对其进行价值评估,由政府出资收回,原址的土地同时收储,实施挂牌保护并进行招商引资开发。
(五)多渠道探索活化利用的模式。找到其合适的开发利用点。将工业遗产改造与产业相结合作为主要发力方向,进一步拓宽开发利用工业遗产资金渠道,激发国企、民企和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建立校内课后服务政府财政补贴机制
教育界 李婷
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是有效缓解家长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与公平的重要举措。“双减”文件明确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我市课后服务不断走向“全覆盖”与“高质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就如何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率提出如下建议:
(一)借鉴其他地市的经验,建立我市校内课后服务政府补贴机制。
(二)相关部门制定我市校内课后服务的收费标准。
(三)相关部门制定我市校内课后服务教师的取酬标准。
(四)统筹规划,把课后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学校教学设施建设范畴,加大校内午休宿舍和饭堂等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为课后服务提供足够场地、床位保障,尽力满足学生有午餐午休等午托需求。
大力发展韶关白毛茶产业
九三学社韶关市委员会 何艳霞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利用我市南岭生态功能区得天独厚的绿色品牌,做强特色优质地方农林产品,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茶罐子”,是我市推动乡村振兴实现资源资产价值化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路径。
现提出推动我市白毛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聚焦高位谋划,推动白毛茶产业振兴发展。
(二)聚焦稳产提质,推动白毛茶产业绿色发展。
(三)聚焦区域品牌,推动白毛茶产业高效发展。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
(四)聚焦科技创新,推动白毛茶产业跨越发展。
(五)聚焦延链增值,推动白毛茶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白毛茶产业特色小镇,白毛茶产业精品示范点和名茶主题庄园,打造一批茶叶康养与教育基地,培育茶文化节庆品牌,丰富茶主题文旅产品。
(六)聚焦长效机制,推动白毛茶产业持续发展,将扶持白毛茶产业发展列入我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计划。
加快韶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韶关市工商业联合会 张志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定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就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选准赛道,在优势领域规划先行。建议将目标定在化学原料药、大品种仿制药、高端化妆品医疗器械和南药的开发利用上。
(二)开放检验检测市场。建议引进医学检验检测企业,各医院可以共享检测资源,做大医药检验检测市场。
(三)建设高端实验室。
(四)扶持龙头,做大存量。基础在龙头,发挥龙头、规模优势,满足各层级药械市场需求;在引进集团新产品项目、资金、人才方面加强合作,主动承接生产外包业务,以商引商。
(五)完善产业生态链、服务链。提升园区承载力和服务能力:解决危废处理能力、包材、物流运输、供气/热量、工业设计供应不足等瓶颈;改善交通、生活、商务服务,满足从业者的吃、住、行、文娱等需求。
(六)聚集人才。开展政校企合作,引进、培养和使用生物医药专业人才。
(七)发展线上经济。
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 吸引人才扎根
韶关无党派 杨青坡
近年来,通过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全市人才队伍在规模、质量和效能上迈上新台阶。
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一)赋予企业人才评价更大的自主权。下放人才评定权限,简化申请审批流程,对企业自主培养、自主引进的基础性人才评定适当降低门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人社部门指导帮助下,按程序开展人才评定自主评审,令人才成长更加契合企业用人需求。
(二)完善生产、生活、工作等配套政策,促人才扎根落户。建议政策方向向留人扎根方面倾斜,一方面可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力度,鼓励用人单位和引进人才集体申请或自主选择租住方式,提高人才在韶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在原有人才住房保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筹集一批低于市场价的政策性住房,由引人单位或引入人才自愿认购。同时对人才的小孩上学予以优先解决,最终实现先安家再乐业,有生活有工作的综合留人扎根的局面。
(三)树立典范、注重引才更要注重旧才、以企引才、以才引才。对在“引才、用才、育才、留才”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的成长型、技术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进行精准政策扶持,释放出市场主体“以企引才、以才引才”的“链式效应”。
加强韶关芙蓉新区水系治理
民建韶关市委员会 胡湘泉
芙蓉新区是韶关市未来的城市中心。新区境内的水系河网纵横交错,相互连通自然分流,但存在如下问题:水系破坏现象严重,排水不畅,有防洪风险;新城水系规划方案进展缓慢;雨污分流建设亟待加强;防护绿地建设不足,水系景观水平较低。
为此,建议加强新区水系治理:
(一)做好新城水系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二)加快防洪体系建设,防止洪涝灾害。
(三)加强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合理制定污水管网建设计划。注重系统性,上下游关联性,同步建设雨污分流,对处于污水系统下游的、人口量大的、水环境敏感的区块宜优先建设,消除管网“空白区”。
(四)实现水系亮化美化,提高新区文化品位。从北江引水满足新区“活水”要求,对新区内部小的水系进行亮化美化,打造河畅水清景美的城市名片,把景观、绿地、旅游、休闲等功能融入到河堤建设当中。
促进韶关市小微企业发展
经济界 蔡汉生
近年来,全市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分布更趋合理,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全市小微企业发展,建议如下:
(一)出台针对性配套措施,促进小微企业整体素质提升。构建市县两级小微企业培育库。加快土地处置进程,为小微企业园区建设腾出土地空间,进一步引领带动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通过积极培育零售、电商平台,不断壮大批发零售业市场主体发展。
(二)立足本地优势,促进区域小微企业协调发展。一是用好区域政策资源。向上争取更多扶持政策,不断扩大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和扶持效应。二是发挥中心城区示范带动效应。三是实施区域小微企业错位化发展战略。
(三)发挥产业链金融作用,着力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发挥供应链金融的功能。鼓励大中型企业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帮扶,加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融资支持作用;与制造业小微企业税收缓缴措施相配合,打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组合拳;加强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服务,对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实施政策聚焦,扶持一批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韶台合作 助力乡村振兴
台联界 刘芳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为台商台企扎根大陆发展、分享大陆发展红利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利好。
但目前台商参与乡村振兴还存在政策支持散碎、台资农业企业融资难、智力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此,就如何进一步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乡村振兴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政策措施扶持力度。抓住国家出台“农林22条”机遇,出台我市配套政策,在平台上公开办事指南,让台胞台商能够方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出台鼓励台胞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实施办法,配套相应的优惠措施。
(二)建立完善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帮助台农台商降低融资成本,解决融资难问题。
(三)鼓励台湾青年到乡村就业创业。将乡村与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台湾青年感兴趣、擅长的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为牵引,为台湾青年农民、青年技术人才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共同推进产业培育、品牌打造、农村文创,共建美丽乡村。
本版文字整理: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生革 通讯员 江源
图片: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兆宇
编辑:蓝洁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