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河(湖)长制的贯彻落实,着力打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水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扎牢粤北生态屏障,助力韶关高质量发展。为展现我市河(湖)长制工作成果,营造人人参与保护母亲河,守护碧水蓝天的浓厚社会氛围,本报今日起推出“2021年韶关河长制”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治理江河湖泊,既要有广泛的宣传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也要有敢于向污染水环境的不法行为“亮剑”的铁腕。
2021年9月起,在市河长办的牵头组织下,我市下发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全市范围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沿江岸线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猛药治沉疴。几个月的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河湖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景象。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摸底调查发现的72个主要河道问题,已整改58个,14个正在整改中。
加强组织 压实责任
“沿江岸线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涉及部门多、影响大,不仅需要各部门协商配合,也需要社会群众的大力支持。要想行动取得实效,就要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悉,我市成立了以市长陈少荣为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了行动的组织领导。在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的范围,确定了整治的任务与目标,为行动实施提供指引。
整治内容包括:各类垃圾和固废物品专项整治、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非法码头专项整治、违法建筑物专项整治、非法捕鱼专项整治、“三无”船舶专项整治、河道岸线禁养区畜禽水产养殖业专项整治等,涵盖了河长制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压实责任,每项整治都有若干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并为各县(市、区)行动实施提供业务指导。
10个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措施,调动各方力量投入到百日攻坚行动中。各县(市、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及时报道整治工作的阶段性战果,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热情,形成全民爱河护河的良好氛围。
根据整治行动进展情况,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组织开展暗访、抽查、重点检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督导,推动百日攻坚深入进行。
突出重点 依法整治
市区河道存在水面漂浮垃圾、水生植物、违规种养等现象,严重影响河流水环境。虽然各地曾开展过整治行动,但过后总是死灰复燃,成为河道治理中的“顽疾”。行动中,在市河长办牵头组织下,浈江区、武江区两区配合,出动船只人员,对市区范围内河段的蓝藻进行清理作业,各项清理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效。
其它各县(市、区)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各个专项整治行动。如新丰县开展了新丰江的整治行动,翁源县开展了滃江整治行动,仁化县对浈江河段的“乱搭乱建”进行了集中整治……
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百日攻坚行动重点对北江、浈江、武江、新丰江、滃江、南水等6条河流主干河道及重点支流水面及沿线环境面貌进行全面整治。各地积极主动承担属地责任,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不断推动百日攻坚行动深入开展。行动中,各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用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解决了一些长期以来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长效管理 巩固成果
据悉,我市是按“百日攻坚、全年整治、三年质变”工作要求进行部署的。所以,百日攻坚不是“终点”,而是翻开了我市全面、深入治理流域水环境的新篇章。
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各地对问题整治的立行立改要和建立健全机制、形成长效管理结合起来。行动中,各地不仅要列出问题清单,对照问题清单建立销号制度,全年开展整治,确保问题综合整治到位,而且,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涉水污染巡查、河道保洁、水环境执法等长效管理制度,完善流域统筹协调和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机制,巩固攻坚行动成果,加强水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整治行动,逐渐消除影响河流水质的各类污染源,清理影响河流周边环境面貌的非法建筑物,沿河两岸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河流水质明显提升。”该负责人说道。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少华 通讯员 易贤辉
编辑:李建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