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管理局深化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改革注重灾前预防减轻灾害风险

为提升全市应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了韶关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对落实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做了明确和细化,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不断深化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推进防灾减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  

自2011年开展创建工作起,我市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0个。2021年筛选出防灾减灾基础比较好的6个社区作为创建社区。推进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工作。市应急管理局针对当前我市行政村(社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短板,全面开展有组织体系、有警报器、有避难场所、有风险地图、有应急值守、有宣传栏等“十个有”建设,确保日常有宣传、风险广知晓、灾前有预警、灾中可避险、受灾得救助。下一步,我市将全面推进“十个有”建设,对我市范围内的行政村(社区)进行全覆盖。目前,已有945个行政村(社区)正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  

据了解,在组织体制上,市应急管理局将健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组织机构,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社区减灾工作制度、综合应急预案,建立灾害风险隐患清单、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单,储备相应的社区应急物资,配备应急避险场所等。并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和教育培训,上门发放防灾减灾宣传册,普及防灾减灾常识。全面推进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力争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村(社区)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



作者:罗敏 廖宇丰 吴观寿

编辑:何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