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司法局乌迳司法所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构筑基层调解“第一道防线”

日前,司法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模范司法所和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的决定》,授予全国597个司法所“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其中,南雄市司法局乌迳司法所是全省25个上榜的司法所之一。  

乌迳镇作为南雄市第一大乡镇,外来人口多、人口密集,各中小型企业及工厂众多,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面对地广人杂和社会矛盾状况多样的挑战,南雄市司法局乌迳司法所(以下简称“乌迳司法所”)以人民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筑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第一道防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用服务暖人心,获得“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赢得群众的信赖和赞扬。

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作为南雄的城市副中心、第一大镇,乌迳镇人口密度大、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面对地广人杂和社会矛盾状况多样的挑战,乌迳司法所紧跟党委政府工作步伐,立足司法职能职责,坚持司法为民,服务群众。  

乌迳司法所在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设置办公场地,强化人员配置前提下,同步完成融入行政村,在22个村居挂牌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司法所法治宣传、法治政府建设、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乌迳镇党委副书记(综治)兼政法委员李平平:“近年来,乌迳司法所在镇党委政府、司法局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充分发挥司法所法治协调者、组织者、实践者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经营方式和流转形式,梳理和盘活了各村集体资产,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坚持应调尽调  实现矛盾纠纷零上交

“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上,整合了驻村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资源,畅通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了精准、普惠、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乌迳司法所负责人刘毓豪向记者介绍一起案例,在2014年陈某向黄某出借本金58万余元,但7年多以来,黄某从未付息还本。截至目前,本息合计已达到90万余元。就在陈某多次催讨无果、打算采取不理智的行为之时,乌迳司法所主动介入,约谈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多轮沟通和宣传教育。最终双方在乌迳司法所的调解下以平和的方式收场。  

据统计2018年至今,乌迳司法所调解纠纷案件135件,成功调解134件,调解成功率99.25%,涉及婚姻家庭纠纷、房屋宅基地纠纷、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等。今年上半年以来,乌迳司法所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多达50余万元,基本实现了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疑难纠纷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加强司法所规范化  建设发挥“小所大作用”

据了解,以乌迳司法所为例,南雄市司法局积极争取属地镇街道党委政府支持,进一步优化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规范化、集约化、高效能”工作标准,落实“外观标识、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基础设施”统一要求,深入实施司法所提档升级改造工程。  

同时,依托司法所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236个,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面向群众开展“一站式”服务、智能服务、精准服务,让人民群众更多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全面提升司法所队伍保障和法律服务水平。从2021年至今,南雄市共受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180件,成功调解1177件,调解成功率99.8%。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杰

编辑:何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