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双减”政策发布以来,武江区紧紧围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目标任务,从学生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实施、教学质量提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四个方面不断强化措施,做好校内“加法”,抓好校外“减法”,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校内“加法”有温度“减负提质”抓成效
作业质量做“加法”。制定《武江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实施方案》,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个小时。教师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坚持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反馈。组织10个检查组深入全区31所中小学开展了作业管理专项检查,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作业、做问卷、问学生等方式检查学校作业管理和学困生辅导帮扶情况,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教研员深入到校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必须重点检查学生作业。组织全区2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开展为期一天的“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打造和作业设计改革的线上专题培训。
课后服务做“加法”。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达100%,参与学生1.7万人,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教师1000余人。6所学校开展了午餐和午托服务。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目前参加科技、体育、美体、音乐、语言类特色课程的学生达5268人。
教学质量做“加法”。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以城带镇、以强带弱、以优带新的发展机制,将31所中小学组建成6个中小学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共同体学校在教师交流、教学教研、党建共建等方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整体均衡优质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规范课程开设,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加强课堂教学与考试管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做好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加强对学校课程计划执行以及教学用书使用的管理。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进行评价,突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评估,减少机械性知识评估。
校外“减法”有章度“减量减负”见实效
学科类机构审批做“减法”。规范科学登记,坚持从严治理,做好规范办学许可证登记的指导工作,依法清理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暂停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工作。为做好“营转非”工作,区民政、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全区39家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进行业务指导。截至目前,全区39所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已暂停或注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13所,登记转为非营利性培训机构14所。
学科培训时间做“减法”。先后6次召开辖区培训机构负责人座谈会,深入宣传、学习、理解“双减”文件精神,执行“双减”工作政策,做好防范化解培训机构因政策调整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印发了《致全区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向全区中小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引导家长深刻理解“双减”内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达成学生减负共识。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
培训机构管理风险做“减法”。针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广、监管难度大的问题,将校外培训机构划分为14个网格片区,聘请了70多名区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际联盟体学校党员志愿者担任基层网格员,具体负责网格片区内的日常巡查监管。组织网格管理员开展“双减”政策业务培训,明确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做到范围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织密“网格化”管理体系。基层网格员在巡查中,通过与举办者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切实掌握举办者的思想动态,结合各机构的办学实际加以疏导,有针对性提出方案供机构参考,化解矛盾、降低舆情风险。截至目前,基层网格员共收到机构举办者反馈意见30余条,均已妥善处理,未发现节假日期间违规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现象,未发生一起“卷款跑路”事件,未发生大量学生退费难、大批教职工因失业上访等现象,全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总体稳定。
作者:通讯员 刘华华
编辑:蓝洁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