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百顺镇工作队开启“带货”模式为民解忧 山区滞销瓜果变身“香饽饽”

村民辛辛苦苦忙活了几个月,眼见丰收在望,却面临瓜果要么烂在田里,要么只能亏本处理的困境。日前,南雄市百顺镇工作队开启“带货”模式为民解忧愁,最终让滞销瓜果变身“香饽饽”。  

前不久的一天,南雄市百顺镇邓洞村党支部书记谭福亮一大早就匆匆忙忙来到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办公室,摇头叹气诉苦。  

原来,邓洞村几户村民家里有2500多公斤冬瓜和南瓜卖不出去,再不卖掉,就要烂在家里了,这让支书焦头烂额。  

邓洞村距离南雄城区67公里,沿途都是山路,交通很不便利,种瓜果的农户基本都是老人。几户村民家里有2500多公斤冬瓜和南瓜,再不卖掉,就要烂家里了。这些冬瓜、南瓜靠散卖零售在短时间内根本就卖不出去,何况现在天气渐冷,让老人们自己拉到城里去卖也不现实。  

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工作队马上认真研究。百顺常住人口少,很多村民会种菜自给自足,“内销”是行不通了,只能往“外销”上想办法。  

明确目标后,工作队兵分两路立即行动起来,一组负责寻找买家;一组负责联系车辆下村入户收集瓜果。当得知包车入村装运费用太高后,工作队决定用队员自己的车。  

工作队说干就干,联系到了收购商后,10月18日一早,工作队员的5台车齐刷刷开进了邓洞村委会,他们既当“搬运工”又当“运输队”,将2500多公斤冬瓜和南瓜全部装车运到了城区,顺利地送到了收购方手中。  

10月19日,工作队再次来到邓洞村委会,将销售款悉数交到村民手中,村民们连声道谢。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7月入驻以来,百顺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工作队员坚持“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务实作风,走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3个月以来,工作队员四处奔跑帮村民“带货”,已是工作队的工作常态。截至目前,工作队累计为村民、合作社销售土鸡、土鸭1000余只,销售农家米、小黄姜等5000余公斤,销售瓜果2500余公斤,为村民增收近15万元,激发了村民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致富的信心。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生革 通讯员 李思番 吴慧 邓群英

编辑:蓝洁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