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韶关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访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车万里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2021年是韶关全面深化改革年,也是韶关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9月17日,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车万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市医保局以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稳步提升医疗保障待遇水平,积极推进医疗保障惠民措施落地落实,全面落实新冠肺炎防控医疗保障政策、不断夯实医保公共管理服务基础,奋力开创韶关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医保电子凭证上线启动仪式现场,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员介绍医保电子凭证优点。范琳珍 摄

记者:我市在加强和提升参保群众的医疗待遇保障方面做了哪些重点工作?  

车万里:市医保局组建两年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持续推进各项改革,特别是在提升参保群众医疗保障待遇方面。例如2019年,我市将居民医保在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70%,仅此一项,每年为参保群众减负6000多万元。2020年,我市将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待遇由80%提高至85%,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重点救助对象的救助比例直接提高到100%,确保医疗费用零负担。  

今年以来,在医疗待遇保障方面继续推进改革,8月15日起,我市将门诊特定病种范围从原来的31个扩大到55个,耐多药肺结核、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纳入门诊特定病种保障范围。  

除了扩大病种保障范围,此次改革还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参加我市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全部纳入55个门诊特定病种保障范围,无需另外缴费。  二是改变以往由经办机构审核审批的模式,将门诊特定病种待遇的办理权限直接下放给定点医院,由参保人直接向医院申请,让参保人“少跑腿”,同时还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三是门诊特定病种不设起付线,合规医疗费用全部纳入报销,32个一类病种按照门诊报销比例报销,23个二类病种按照住院报销比例报销。四是门诊特定病种合规医疗费用同时纳入职工大额医疗保险、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公务员医疗补助保障范围,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全面覆盖。  

记者:我市在推进医疗保障便民服务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车万里:全市医疗保障部门始终坚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突破点,坚持“利民、惠民、便民”的服务宗旨,不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着力打造韶关智慧医保、便民医保、暖心医保。  

一是大力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我市作为试点城市,今年1月3日,正式上线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1月13日,医保电子凭证上线启用,使广大参保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多医保公共服务的创新模式,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与实体卡相比,医保电子凭证具备方便快捷、应用场景丰富、全国通用、更加安全等特点。医保电子凭证是参保群众线上应用唯一有效的身份验证方式,为互联网+医保建设扩容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通过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我市参保群众可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全流程线上办理和个人医疗保障信息查询和业务办理。  

二是大力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今年以来,我市在全面开通住院医疗费用联网结算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门诊医疗费用联网结算,今年7月份,我市在全省率先开通了门诊医疗费用省内异地联网结算,8月份又开通了门诊医疗费用跨省异地联网结算。目前,我市办理了异地安置、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备案的职工医保参保人,在备案所在地的定点医疗机构持医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可联网直接报销,门诊报销零起付线,报销比例参照市内就医政策执行,极大地减轻了参保人异地就医的医疗费用负担。同时,我市作为就医地,目前已有149家医院打通了住院和门诊医疗费用的联网结算通道,为我市打造生态旅游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创造了良好的医疗保障条件。  

记者: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医疗保障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车万里: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医疗保障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防控新冠肺炎医疗保障政策。2020年2至6月,对全市参保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进行减半征收,为全市企业减负2.16亿元,惠及参保企业1.8万家,参保职工30万人。  

同时,依托现代化的医疗保障覆盖网络,充分发挥医保基金应对重大疫情的统筹和调配作用,全力守护老百姓的健康安全,实行三个“零负担”:一是对于新冠肺炎确诊及确认疑似患者,发生的所有相关医疗费用,不设目录限制,不设个人先自付比例,不设起付线,不纳入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医保基金统一按照90%支付,财政承担10%,确保个人零负担。二是对我市参保人在本市或省内医疗机构发生的“应检尽检”核酸检测费用全部纳入特殊医疗保障范围,由医保基金和财政资金全额支付,确保个人零负担。三是对全市常住人口接种新冠疫苗的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资金全额支付,确保个人零负担。目前我市已分三批上划疫苗接种专项医保基金3.69亿元,切实做到“钱等苗”。  

记者: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有效降低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我市在推动改革落地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哪些成效?  

车万里:推进药品与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国务院安排的重大改革事项,我市自去年启动这项工作以来,我们在推进政策落地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组织医疗机构积极参与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报量工作,及时分解下发各医疗机构约定采购量。二是通过平台数据监测,及时掌握全市各医疗机构国家集采各批次中选品种约定量执行进度,并适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督促采购进度落后的医疗机构加大执行力度,确保完成任务。三是落实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政策,进一步激发医疗机构参与国家集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截至8月底,四个批次国家集采药品共136个中选品种,我市已有68个品种超额提前完成采购任务,已累计节省采购费用超16000万元;第一批国家集采冠脉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幅达90%以上,从我市医疗机构报量测算,可节省费用2800多万元;省组织的核酸检测试剂等集中带量采购降幅达80%,预计一年可节省采购费用1700万元以上。带量采购对于挤压药品耗材价格水分,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净化行业生态,规范医疗行为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市医保局还持续推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工作。各公立医疗机构可按照“保障供应,质优价廉”的原则,自主选择省平台、广州平台、深圳平台实施药品线上采购,三个平台有序良性竞争的态势逐步形成,进一步扩充了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渠道,增强了药品供应的保障能力,同时降低了药品供应价格,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琳珍 通讯员 黄平

编辑:刘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