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从小便挥之不去的旧贵州形象,随着最近参加“全国地方党报新闻扶贫经验交流会暨百名社长总编辑‘改革开放40周年看大美黔东南’主题采访活动”终于完全被颠覆。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透过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宣传用语,记者在大美黔东南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中真切感受到了这片神奇土地的强大磁力与格局。
黔东南,这个全国大棋局中一向并不起眼的民族自治州,如今在高水平保护中的那种高质量发展模式,着实令人高看一眼!
这种敬酒方式在当地叫“高山流水”。
两件“宝贝”催生黔东南“美丽经济”
黔东南有两样东西特别珍贵:一个是生态环境,一个是民族文化。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森林覆盖率高达65%,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平均值的20多倍。州境内有大小河流2900余条,是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早在1986年,侗族大歌就在巴黎演出,天籁之音从此传遍世界。苗族服饰、苗族古歌等72个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排全国地州市第一位。
奇山秀水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民族文化,是黔东南的底色,处处彰显着自然美、人文美。
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守护大自然赠予的绿色财富,黔东南“壮士断腕”坚决执行禁伐令,以一年“木头财政”少收几个亿的巨大代价,留住了这一方的绿水青山。
2016年1月,贵州省以苗乡侗寨最具舒适节奏和最淳朴的真实感为由入选《纽约时报》全球最值得到访的52个旅游目的地之一,素有“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栖息地”美誉的黔东南因原生态风貌保存较完整成为了这方面的代表。
同年5月,“黔东南牢牢守住生态底线,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被确定为省级战略。
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既是省委给黔东南的战略定位,更是用活“两个宝贝”,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美丽经济”的最优切入点和最佳路径。黔东南的“宝贝计划”正式拉开序幕。
“既要保持发展速度,又要精心呵护山青、天蓝、水净、地洁的生态环境。”全州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早已达成共识。黔东南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用大思路、大布局、大项目、大手笔推动这一重大战略定位落实。
10年前,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打破了雷山西江这个偏远苗寨的宁静,让这个被余秋雨感叹“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千户苗寨家喻户晓。经历多年的蜕变,慕名而来的旅游人数从2007年的15万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605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9亿元,带动雷山县2.7万贫困户实现脱贫。
最早开业的农家乐“阿浓苗家”是这个苗寨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年收入曾达到500万元的“阿浓苗家”老板李珍说:“我们做的不仅仅是餐饮,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西江苗寨,现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民族文化乡村旅游扶贫的典范。
随之相继兴起的镇远古城、肇兴侗寨、岜沙苗寨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在深度挖掘自然资源和民族风情的基础上,通过“旅游+文化+生态”,实现了生态、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黔东南珍藏多年的“两个宝贝”走向了全国、全世界。
便利交通拉来了全国各地游客
说来难以让人置信,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山区省份贵州,早在2015年便提前三年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同样令贵州人民引以为傲的还有相继建成通车贵广高铁、沪昆高铁。这些四通八达快速通道的开通,尽显党中央对西部的关怀,也彰显出贵州历届领导的战略眼光和谋略,使得贵州在国家新一轮发展浪潮中不仅不被边缘化,甚至更加突出和巩固了贵州在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些颇具前瞻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为贵州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在贵州高速公路上奔驰感觉就像坐飞机。”许多到贵州旅游的游客都有此感受,因为他们注意到,贵州的高速公路多数建在山顶上,一来贵州山多,此举实属无奈;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贵州人的聪明才智,山头上开路,既可少占用耕地,也不用支付那么多拆迁费用,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减少打隧道的高额成本。
“两条高铁线,一条通往珠三角,一条连接长三角,两头都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贵州干部实在高明啊。”参加“全国百名社长总编辑改革开放40周年看大美黔东南”主题采访活动的澳门法制报副社长刘水生由衷地赞叹道。
事实的确如此。在黔东南州丹寨县久负盛名的万达小镇,游客中心的大屏幕通过大数据适时显示每月、每天甚至每时每刻各个景点的游客数量和来源地,广东游客一直排第一位。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贵广高铁贯通,也相当于珠三角腹地扩大到了云贵地区,而川渝肯定也在辐射区之内,相当于整个华南、西南到广州畅通无阻,珠三角的腹地规模一举超越长三角,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就打开了广州未来百年的战略格局。可见,贵广高铁不仅是一条双赢的通道,更是一条带动全局的交通大动脉。
磨刀不误砍柴工。进入本世纪后,黔东南凭借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华丽转身”,立足于自身优势资源,提出了“旅游活州”的构想。如今的黔东南,旅游产业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并逐步在全州范围内呈现出了三大旅游板块,即以凯里为中心的苗族文化旅游带,以镇远、施秉等地为中心的山水风光、古城旅游带和以黎平、榕江、从江等为中心的侗族文化旅游带,资源由此得到了整合,接待能力大大突破,2017年全州接待游客总人数8850万人次,同比增长3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837亿元,同比增长51%,旅游产业已经成为黔东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输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黔东南模式
如何将农业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三者有机融合?黔东南给出了范本——
岜沙,一个保持原生态苗寨风情和浓烈人文气息的纯苗族村寨,居住着512户2500余苗族群众。岜沙苗寨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原生民族文化,村民的生活习俗、服装配饰仍然保留着强烈的原始色彩,被誉为“世界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和苗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博物馆”。
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岜沙苗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拓展,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乡村旅游村寨。2015年8月,岜沙村荣获国家旅游局授予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2017年11月,以岜沙苗寨为核心的岜沙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岜沙景区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景区运营公司+合作社+村民”的收入利益分享机制,主动让景区群众参与门票销售收入收益分配,促进村民更加积极地参与景区的保护和建设。据统计,运营公司每年支付给岜沙村集体及村民的景区资源保护费、村集体积累提留、设施维护费用、人员薪酬等费用占到了景区门票销售收入的80%以上。2017年,岜沙村每个家庭仅年终旅游分红就得到了1000元。
肇兴,这个被誉为“侗乡第一寨”的美丽侗寨,因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摄于斯而名声大噪。今年2月15日晚,3000多苗侗儿女身着盛装和嫁装,摆起长桌宴,勾画新年大“福”,惊艳舞台,黎平万人侗族大歌,蜚声中外,苗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电视屏幕走进大众视野,博得全国观众的喜爱。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黔东南州黎平县合理利用好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两个宝贝,围绕肇兴侗寨,进一步打响“侗都”的形象品牌,全力打造“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以侗族文化为主题的山地体验旅游,走出一条顺应当代旅游发展需求的个性化旅游发展新路子,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肇兴侗寨,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凭栏而看,花轿、鼓楼、溪流相间,别具特色,伴随着声声侗歌,就如走进了一座侗族文化大观园。
黎平县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侗戏、琵琶歌、祭萨、侗族摔跤、侗族芦笙、侗族鼓楼风雨桥建造技艺、侗族蓝靛靛染工艺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特色独一无二。随着厦蓉高速、贵广高铁的开通,全国各地旅游团队和自驾游游客开始大量涌入,仅2017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452万人次,同比增长38%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54%。
据黔东南日报的同行透露,黎平正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建设完善沿线各村寨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将各重点景区及民族村寨串联起来,进一步带动全县的旅游发展。
万达小镇,这个在扶贫攻坚战中以“企业包县”模式而引起广泛关注的山间一隅,自2017年7月3日开业至今一年有余,就成为贵州省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单个景区。小镇集中引入丹寨县7个国家级和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县内非遗文化进行集中保护、传承和弘扬。小镇内共吸纳1390人稳定就业,其中贫困户1027人(户),共有28家扶贫龙头企业和137个产业扶贫合作社产品入驻小镇,间接带动贫困户3202户12810人实现就业增收。
万达小镇目前已累计接待人流量突破729万人次,小镇单日接待人流量最高达7.93万人次,单日最高车流量接近2万辆,带动丹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24.3亿元。
历时三天两夜,跨越六地700多公里。随着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地方党报新闻扶贫经验交流会暨全国百名社长总编辑“改革开放40周年看大美黔东南”主题采访活动的圆满落幕,与会同志们聆听了新时代潮音,也实地观摩了黔东南州改革开放以来农文旅一体化扶贫样本、民族乡村旅游扶贫范本、社会资本扶贫新范本等扶贫生动实践及其交出的优异答卷。
诚如正式通过的《中国地市报新闻扶贫黔东南行动宣言》所说: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是国家战略,更是新闻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让我们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石黎星 黄悦平 摄影报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