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学党史 实事遂民心——全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纪实

“25年日盼夜盼,今天终于盼来了南水水库的好水!”  

“韶新高速修通之后,我们从新丰到韶关市区开会、办事,再也不用赶个大早或提前一天去住一晚了……真是太方便了。”  

“我们锦园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停了2年了,感谢市委、市政府介入,让我们这些矿冶局老职工随心上下楼成为现实。”  

……  

近一个月来,南水水库供水工程通水、韶新高速通车、锦园小区加装电梯成为韶城市民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说起这些工程,市民脸上满满皆是笑意。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聚焦“五个着力”重点工作任务,编印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学促干,高标准立体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走心,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于心、付之于行。

急:快速集结守好广东“北大门”

5月,德尔塔变异毒株入侵广东,面对汹汹来袭的病毒,广东迅速升级防范措施。作为广东重要出省通道,我市在全国、全省“一盘棋”思想指导下,第一时间集结力量奔赴各检疫检查站,严而又严、实而又实抓好疫情防控,守牢广东疫情防控“北大门”。  

“我是党员,更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岗位,守住广东北大门。”端午假期,南雄市特警大队副大队长李金凌又一次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他所在的韶赣高速公路珠玑省际联合检疫检查站外,鲜艳的党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同样的党旗还飘扬在武深高速城口省际联合检疫检查站外,检查站负责人郑斌锐告诉记者,检查站刚启动,他们就设立了党员先锋岗,来自武深省际公安检查站临时党支部的9名党员发挥好模范与感召作用,严守岗位、不分昼夜、连续奋战。他说:“在疫情防控中,迎难而上,保障每一个市民的生命安全,就是我们为民做的实事。”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我市21个省际联合检疫检查站纷纷设立党员先锋队或党员先锋岗,一众党员在疫情防控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身作则,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市各出入口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据统计,6月5日12时至29日16时,我市21个省际联合检疫检查站累计出动检疫查控力量12858人次,拦停检查离粤车辆近7万辆次,检测司乘人员体温近14万人次,查验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逾12万人次,劝返拟违规离粤车辆13146辆、人员27400人。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

难:攻坚克难重点工程“获突破”

长期以来,我市市区及周边农村都把武江河作为唯一的饮用水源。如遇干旱、洪灾及水质污染,供水就会出现危机,严重威胁市区饮用水安全。25年前,我市的人大代表就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提出并投票通过了开辟新水源的议案,南水水库供水工程由此而生。  由于工程牵涉面广、施工难度大,导致工程进度缓慢。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在项目单位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党员突击行动,在工程建设工地设置党员先锋岗,做到工地一线有党员示范引领、项目进度有党员督促、项目建设质量有党员把关,形成了抓党建促重大任务落实的“一线工作法”。让这项我省水头压力最大的输水工程得以快速推进。  

6月18日,经过25年研究规划设计建设的南水水库供水工程正式全线通水,从根本上解决了韶关市区及周边镇村饮用水源单一、水质硬度偏高的突出问题,有效保障工程沿线130万居民饮用水安全。  

6月29日,顺接京港澳、汕昆、大广、武深4条高速公路的韶新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高速公路骨架网纵、横线在粤北地区有效连接,为省外经粤北直达珠三角东部及粤东地区提供了一条避绕广州的便捷南北向大通道。从韶关市区到新丰可节约40分钟。  

韶新高速这条“民心路”的快速建成,同样离不开党建引领。工程建设期间,各有关单位大力推行“123”党建工作法,有效地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动能,为韶新高速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形成了“党旗飘扬韶新路”工作品牌。  

“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四个一线’(领导在一线指导、阵地在一线建设、活动在一线开展、成绩在一线检验)工作法,全力服务推动韶新高速建设。”市交通运输局一名党员介绍,今年以来,该局围绕市委组织部部署的“项目一线党旗飘,安全优质争先锋”活动,与韶新项目总承包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高扬党旗、建功韶新,攻坚决战保开通”“同读党史、共建韶新”等系列党建共建活动,形成党组织争创先进、党员争当先锋、干部争当能手的良好局面,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业务工作开展的强大动力。  

正是因为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贯穿建设全过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入到工程各方面,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此刻的韶州大地上,一项项重点工程正在快速推进。

愁:关注民声群众诉求“有回应”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听取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心中忧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创新工作方法,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广东矿冶局锦园小区大部分住宅为8至10层的高层步梯楼,居民多为年事已高的离退休职工,上下楼十分困难,加装电梯意愿高。2018年至2019年,小区各楼道居民先后与某电梯销售公司签订采购建设总包合同,启动了小区电梯加装工程。由于总承包公司原因,小区在完成了12部电梯采购安装后,工程便再无下文,2年来,看着空空如也的电梯井,小区居民忧愁时刻挂在心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有关部门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动担当作为,成立推进解决锦园小区电梯加装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走访调查当年工程遗留下的问题,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办实事的“规划图”,合力解决影响工程的系列问题。6月20日,在小区居民一片欢呼声中,停滞2年的电梯加装工程重新启动。  

“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爬楼吃力得很。这次党和政府又出政策又出钱,真是好样的!”得知电梯将在不久后投入使用,家住锦园小区6栋的73岁退休职工伍振华激动之情久久不能平复,向记者连连竖起大拇指。  

市农业农村局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拨付2021年第一期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合计超1000万元,为广大农户提供坚实的风险保障。翁源县创新提出“521实事机制”,广泛收集各单位、各镇(村、社区)涉及各行各业的实事,梳理民生实事1688件。仁化县创新开展“民情夜访”活动,夜访群众2470多户,解决群众反映问题538宗……让群众当好“出题者”“阅卷人”,打通沟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解民忧,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检验答卷上写下“担当”。

盼:紧扣生活“衣食住行”皆提升

民生为先,民生为本。我市突出抓好普惠性、基础性、长远性民生工作,各行业系统主管单位发挥行业系统指导作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  

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上,市公安局以突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为重点,全面分析交通事故、违法规律特点,重点加强对高速公路、国省道等重点路段的巡逻管控,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从严查处各类重点交通违法,提升违法打击震慑力度。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智能视频监控报警技术在重型货车领域的应用,于5月底前在全省率先完成5842台的安装任务,6月15日完成数据接入,实现安装率和接入率两个100%,位列全省第一名。  

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市教育局大力推动完成韶州中学及北江中学改扩建一期工程建设,预计今年可新增初中48个班、高中24个班,提供3600个公办学位,进一步加强市区教育资源供给。计划推进公办幼儿园学位建设,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以上,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数4000个以上。  

在促就业上,市人社局继续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重点做好母婴、居家、养老、医护服务等4大家政服务项目培训工作,力争建成家政服务超市,开展推荐评选、宣传推广等活动,持续打造“韶关保姆”“丹霞月嫂”品牌;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为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技能,已开展“粤菜师傅”培训超400人次、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逾2万人次、各类家政服务培训2400多人次。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在接下来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我市将继续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一桩桩实事,让韶关人民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俊

编辑:刘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