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传统厂区向现代化园区转型——我市老工业基地积极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掠影

自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韶钢“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的实施方案》以来,相关企业及市直相关部门闻令而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探索实践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老工业基地“厂区—园区—城区”的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加快从传统的生产型厂区向现代化园区转型。

如今的韶冶厂区绿树成荫。

在许多老韶关人的印象中,韶冶曾是一家资源型的传统企业。可近日记者再次走进韶冶,却发现“蝶变”正悄然而至:从厂区2号门走进生产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干净笔直的柏油路,路两旁绿树成荫,紫荆花、白玉兰等正迎春绽放。除了感官上发生的变化外,以往传统企业粗犷的生产方式也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生产废水零排放系统、烧结机环集烟气超低排放项目等一系列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环保技术设施和先进生产工艺流程,让厂区内“见不到灰,闻不着味”。

目前,韶钢初步形成了“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改革架构,明确了各工作组职责,确定了运营、管理机构,正在加快编制园区招商手册。

韶冶应用的烧结机环集烟气超低排放项目,不仅让企业降低了能耗,而且实现了超低排放。

在韶冶“含锌渣烟化炉吹炼资源化利用与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现场,庞大的钢结构主体厂房拔地而起,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工人借助大型吊车等机械设备,正在进行钢结构吊装、对接和焊接作业,整个工地处处呈现出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该项目预计今年5月完工投产,随着项目的完工,将为企业年节约标煤10000吨以上,节能效益超过2000万元/年。这也是韶冶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推动现有生产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韶冶实现废水零排放。

凡口铅锌矿智能选矿厂投入使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成本。

在丹霞冶炼厂,该厂坚持以项目支撑“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推动转型升级,续建1个省重点项目即丹霞冶炼厂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和6个新建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形成集“采—选—冶—精深加工”全产业链为一体的优质园区。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预计今年11月底具备投料试产条件。随着项目的建成投产,企业矿渣处理能力达到28万吨/年,工厂年产值预计达到50亿元,项目将建成为铅锌行业绿色智能制造示范标杆,助力粤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在凡口铅锌矿,矿区东部矗立着一座雕塑,两只矿工的大手托起地球,展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里现在是一座国家矿山公园,公园内有广场、停车场等,还规划种植了多种绿色植物,环境优美。可之前,这里都是杂草丛生的荒地和废矿坑。据了解,凡口铅锌矿计划通过发展硫精矿绿色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项目、连片打造工业旅游、以社区支部共建引领社区环境整治等方式,构建生活化办公场景+国际化未来园区体系。

凡口铅锌矿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和废矿坑变身为国家矿山公园。

凡口国家矿山公园成了矿工及家属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丹霞冶炼厂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化利用水平和绿色冶炼环保水平,实现渣料的就地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

凡口铅锌矿采掘废石资源化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在对废石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回收部分有价金属,实现资源化利用。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实习生 刘冠斌 通讯员 谢洁芳 张秋利 吴少群

图片: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摄

编辑:刘青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