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率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浈江区全面推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校(园)长职级制改革工作纪实

前言

浈江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平安教育、素质教育、特色教育”为发展主题,较好地满足了全区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先后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等称号。  

2019年秋季,执信小学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2018年2月,浈江区率先出台了《浈江区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2018年4月,浈江区率先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实现了去行政化管理;2020年9月,浈江率先实施了校长职级制改革。浈江区以三个“率先”全面推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校(园)长职级制改革工作,着力推动浈江教育高质量发展。

提高站位 凝聚教育改革共识

浈江区是韶关市教育系统“县管校聘”和校(园)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区。浈江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工作。一是领导重视,形成教育改革工作合力。该区委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发改、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到教育系统调研教育改革工作,并将校长去行政化改革、“县管校聘”工作列入了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的重要议题。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该区的组织、编制、人社、教育、财政等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了“党委指导、政府总揽、部门配合、学校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出台工作方案,健全教育改革保障机制。浈江区先后出台了《全区基础教育学校公办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调整机构级别的通知》《关于我区科级学校及幼儿园有关人员原职务职级自然免除的通知》《浈江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职级制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从部门职责、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关键要素入手,统筹兼顾、分阶段实施,有序推进“校长去行政化”和“县管校聘”改革工作。该区坚持优先落实资金安排,重点保障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待遇,确保改革后的待遇水平比改革前高,以充分调动校长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在教师层面,召开了全区教师大会,全区2000多名教师共同参加会议,以“弘扬师道,立德树人”为主题,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了全市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动员部署了浈江区的“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校长层面,区教育局多次召开校长座谈会,与科级学校校长探讨交流去行政化和职级制改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推进教育改革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乐园镇中心幼儿园于2020年秋季开园。

让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率先完成“县管校聘”改革

作为一项教育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教师“县管校聘”和校(园)长职级制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推进时要更加慎重。“第一步是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工作,第二步是校长去行政化,最后一步是校(园)长职级制,整个过程是环环相扣的。”浈江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吕德基向记者介绍,“县管校聘,我们的方案是学校聘80%,20%由区里统筹,程序是我们先聘校长,校长聘中层,校班子开会聘老师。”  

2019年,东鹏中学开学。

所谓教师“县管校聘”,简单说,就是县(市、区)对所有财政供养的在职教职工统筹管理、统筹使用,各学校自行组织教师聘任。“县管”的内容主要包括编制统筹调剂、岗位合理分配、人事档案、公开招聘、交流轮岗、退出机制等,即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校聘”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进行岗位竞聘、日常管理、评价考核、评职评优的推荐、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改革前,教师的编制在学校,是“学校人”;改革后,教师的编制到了县(市、区),是“系统人”——实现了整个区域的人才流动和优胜劣汰。浈江是如何实施第一步“县管校聘”改革?带来了什么变化?  

——改革编制管理,率先完成“县管”改革。2018年2月,浈江率先出台了《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了《关于调整浈江区中小学教职员编制的通知》,全面核定中心小学教职员总编制,实现了由“学校人”到“系统人”转变。实行编制动态管理后,区域内学校之间的教职员调整,不再实行人员列编审批及减员报告制,由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核定编制内自行办理手续。  

——实施竞聘上岗,平稳完成“校聘”改革。浈江先后出台了《县管校聘工作实施细则》《县管校聘2019年度实施方案》《学校竞聘教师考核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对学校的教师竞聘工作提供了细致全面的指导意见。全区各校经过“校内竞聘——跨校竞聘——组织调剂——签订聘用协议”等程序,平稳完成了“校聘”工作。2019年7月,全区39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顺利完成“县管校聘”教师竞聘工作,参加竞聘上岗教师数为2118人,全部获聘,其中跨校聘任61人(校级领导15人,教师46人)。交流31人,无落聘人员。  

“县管校聘就是根据学生数来定老师数,假设我们校共设置100个岗位,但是学校有103个老师,那多出来的3个老师就不能聘了,打破了以前‘铁饭碗’的格局。”风采实验学校校长张雪峰说。  

张雪峰说:“我认为县管校聘激活了教师队伍,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发展。改革以来,我们学校教师发生了变化,亮点一就是主动性比原来更高;亮点二是积极性比原来更好,准备工作比原来做得更充分,为学校开学工作开了好头;亮点三是老师抢着做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2018年,市四中、市七中、市十中、韶师附小四所学校顺利整合搬迁到原韶州师范办学,整合成风采实验学校。

“一年改革下来,教师增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教师的内在动力被唤醒,越来越多有激情、想干事、能干事的教师主动加入班主任行列。”曾经,南枫小学校长曾庆斌最苦恼的是每学期的分课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谁都想少上一点课,谁都不愿当班主任,但“县管校聘”施行后,老师们开始主动申请争着要当班主任。“有两个从来没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主动申请。”这样的变化,令曾庆斌十分欣喜。  

“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让教师流动起来,使区域内教师资源更加均衡,同时破除在个别教师身上存在的懒、散、躲等情况,把教师队伍积极向上的正气树起来,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机制和作风上的强大支撑。”和平路小学校长钟国煌说。

先行先试 率先实现校长去行政化改革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长被看作一种行政职务,弱化了其自身的专业价值,不利于校长的专业化提升和学校日常工作的开展。  

“改革前,浈江有12所正科级别的学校,去行政化有三个好处。一是理顺领导关系,教育局长是正科级,校长也是正科级,若校长没有去行政化,教育局就不好领导学校开展工作。二是实现‘官员校长’向‘职业校长’的转变,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厚此’难免‘薄彼’。如果校长终日行政事务缠身,很难真正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学校管理,从这一点来看,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同时也是为校长‘减负’。三是行政级别的待遇对校长而言是‘鸡肋’,校长是拿职级制待遇,所以行政级别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实际意义。”吕德基向记者分析道。

红玫幼儿园2020年秋季开园。

为此,浈江坚持先试先行,在全市率先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一是试点先行,新整合的学校率先取消了行政级别。在市区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浈江区的市四中、市七中、市十中、韶师附小整合成风采实验学校,涉及了3个科级单位、1个股级单位。经浈江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该区以风采实验学校为试点,率先取消了该校的行政级别,并在组织、纪检、人社等部门的监督下,公开竞岗选出了新任校长,为校长去行政化改革迈出了第一步。二是全面推进,率先完成去行政化改革。2018年4月,经浈江区政府九届20次常务会议和浈江区委九届31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决定全面取消中小学、幼儿园的行政级别。随后,该区编委下发《关于调整机构级别的通知》,该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浈江区科级学校及幼儿园有关人员原职务职级自然免除的通知》。2018年10月18日,浈江区教育局完成了去行政化改革后的首次学校班子聘任工作。三是竞聘上岗,构建校长队伍良性竞争机制。2020年7月,浈江区迎来五年一届的校长换届工作。该区以校长去行政化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了校长竞聘上岗机制。现任校长凡民主测评优秀合格率达到80%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直接聘任;不合格率超过20%的,一律“下岗”。空出来的校长职位,按照“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竞聘演讲、差额选举、民主测评”的程序竞聘产生,做到公开透明。同时,加强校长动态管理。校长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个任期的,必须交流任职;鼓励城区校长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干事创业,并在职级待遇上给予倾斜照顾。

加大投入 率先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

校(园)长职级制改革是推进浈江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专业化、专家化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队伍的重大举措。  

十里亭镇中心幼儿园2019年秋季开园。

为此,浈江区结合实际,有条不紊推进教师“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一是定对象: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中小学校长的基本条件和相应的任职资格,新任中小学校长,必须从具备相应校长任职资格的人选中选聘。二是定等级:浈江区校长职级制分为四级十档,每年评定一次,考核优秀不超过15%,每年预计投入财政资金131.6万元。三是定考核:浈江区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区教育局每年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浈江区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办法》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学年度考核和聘期期满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其中优秀等次的数量应控制在中小学校长总数的15%以内。  

“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后,一定要配套职级制改革。”吕德基说。近日,该区印发《韶关市浈江区公办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实施方案》明确了浈江中小学校长职级分为四级十档,分别是特级校长、一级校长(一、二、三档)、二级校长(一、二、三档),三级校长(一、二、三档)。特级校长、一级校长由市教育局负责,二级及以下校长职级评定由区教育局负责。在校中小学学生数1000人(含1000人)以上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长定为二级校长,在校学生数1000人(不含1000人)以下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长定为三级校长。  

“校长通过职级评定后,可获得相应的职级绩效。校长职级绩效这个问题可是争论了两年。2014年,班主任的绩效是每个月50元,之后提到每个月150元,直到2019年提到每个月500元。但是这期间校长、副校长及中层干部是没有任何绩效的。”吕德基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按照职级化管理,校长与教育部门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教育部门每学年通过考核对校长职级进行动态调整。简单说,校长的薪水直接与办学业绩挂钩,干得越好薪水越高。今年7月份中考之后,我们制定了职级等级档次绩效发放标准,二级校长一档是每年10000元,二档9800元,绩效随着档次向下依次递减200元。每年预计投入财政资金131.6万元。”吕德基表示,目前,职级绩效还只是在校长和副校长级别执行,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职级制考核制度,研究制定学校中层干部职级绩效发放标准。  

改革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越到深处阻力越大、推进越艰难。“浈江在财政支出上一直捉襟见肘,但在教育投入上从不吝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浈江党政领导班子的共识。为了让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安全上学,近几年浈江投入100多万元补贴校车运营,启动创先争优工程以来,累计争取各类资金8亿元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2019年以来,浈江区结合市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筹集资金2.5亿元,大手笔配套教育设施建设:东鹏中学正式开学;执信小学搬迁和建国幼儿园扩建工作亦已顺利完成;新建梅村小学教学综合楼、乐园镇中心幼儿园,改建市三中校舍为十里亭镇中心幼儿园,改建市四中为特殊教育学校,改造原市七中的一栋教学楼为教师发展中心,改扩建黄金村中心小学,改建红玫幼儿园。今年9月10日,浈江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浈江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职级制实施方案》(试行),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31.6万元,这是在教师节送了一个‘大礼包’给学校。”吕德基表示,接下来将以实施校长职级改革和县管校聘改革为契机,锐意改革,扎实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嘉宁 图片由浈江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何立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