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给力,车八岭刷新国内鸳鸯野外繁殖最南线纪录

今年以来,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监测人员借助保护区全境野生动物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在整理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图像数据时,发现有鸳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车八岭保护区野外成功繁殖。

3月上旬,一对进入繁殖期的野生鸳鸯出现在保护区红外相机录制的影像中。5月22日,影像里出现了鸳鸯妈妈和她的3只可爱的毛茸茸的小宝宝。三个“小毛球”一直跟着“妈妈”学习和活动,大部分情况下3只雏鸟和亲鸟一起活动,记录到的活动时间最早为清晨6:06分,最晚为傍晚18:54分,主要行为有跟随、游泳、觅食、梳理等。影像记录一直持续到6月26日,虽然从镜头里消失了,但3只雏鸟已经从萌哒哒的“小毛球”慢慢成长为“棱角分明”的“小大人”的样子。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学专家张强博士称,已有鸟类观测历史数据显示,华南地区是鸳鸯的越冬地,主要集中在11月至翌年3月。本次车八岭自然保护区于3-6月间利用红外相机记录到鸳鸯的完整生活繁殖史,这不仅是广东省首次记录到野生鸳鸯繁殖,也刷新了鸳鸯在国内繁殖位点的最南线记录。同时,鸳鸯对生境的要求极高,是湿地及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示物种之一。繁殖期的鸳鸯,要求最小的外界干扰及优良的水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车八岭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优良。

近年来,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700M无线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法攻克了保护区野生动物组网监测、自动传输和智能化自动识别等技术难关,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地全境野生动物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识别并收集了黄腹角雉、水鹿、豹猫、中华鬣羚、猪獾等上百种野生动物在野外活动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在保护地科研监测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此次,保护区科研监测人员就是借助全境野生动物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才得以将鸳鸯的野外繁殖过程完美的记录并呈现于公众。

作者:赖金艳 栾福臣

编辑:邓琪蓉

责编:曾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