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市长王瑞军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最大优势和底气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韶关市市长王瑞军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说,韶关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李希书记在韶关调研讲话精神,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在以绿色发展对接融入“双区”建设中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交出合格的绿色“答卷”

南方日报:地处北部生态发展区,作为粤北生态屏障,韶关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王瑞军:近年来,韶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和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国前列,被生态环境部认定为2019年度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地方,获得国务院2019年度督查激励,实现了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常新。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韶关更加明确了新的目标新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韶关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变为“金山银山”的最大优势和底气所在。下一步,韶关将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全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发展作出韶关贡献。

采取“硬核”脱贫措施

南方日报: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韶关将如何持续发力,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王瑞军:韶关将“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必须如期实现的郑重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韶关通过压紧压实“四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建立健全帮扶长效机制;通过细化挂牌督战,精准制定落实具体措施;强化政策兜底和资产收益倾斜帮扶,确保所有扶贫项目全面完工、各项脱贫指标全面过硬。一个个“硬核”措施,让韶关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韶关全市278个省定贫困村和32585户83354名贫困人口已脱贫出列,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出列比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8.7%。

以生态优势融入“双区”建设

南方日报:作为曾经的华南重工业基地,韶关近年来不断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请问韶关如何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  

王瑞军: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首先突出交通先行。韶关大力推进厦昆高铁、韶连高速、韶关丹霞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进一步巩固和放大韶关交通和区位优势,打造以高速公路、铁路、航道、机场为骨架,以高质量旅游公路为经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与大湾区“水陆空”“东中西”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对接。  

在产业发展方面,韶关也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重点骨干企业提质增效明显。韶钢近三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11亿元、利润总额82.8亿元,生产了港珠澳大桥高端钢材的70%;东阳光公司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子光箔、高压腐蚀箔、化成箔生产基地,成为韶关首个产值超百亿元的民营企业;大宝山矿投产的7000吨铜硫选厂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另一方面,韶关推动新兴产业“插柳能成荫”,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新兴支柱产业。其中,广汽新能源智能网联项目已顺利动工;华韶数据谷等4个总投资达111亿元的大数据项目落地建设;引入一批医药龙头企业,生物医药发展势头良好。

编辑:刘楚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