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经验为引领 “1+4+2”新模式助推高质量发展

核心提示

2018年8月,乳源瑶族自治县被确定为第一轮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以来,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先试先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并于2019年8月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2019年10月,乳源被确定为开展第二轮全国试点县之一,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拓展试点工作,不断总结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经验,全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文明实践工作成效引领带动“四城同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广东省园林县城)和“两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等工作,“1+4+2”探索乳源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打开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的新局面,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的“乳源样本”。

乳源县城一江两岸美景。钟华摄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工作  

推动乳源加快高质量发展

乳源充分发挥瑶汉民族团结好传统、群众文化活动氛围浓厚等优势,以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工作引领带动“四城同创”及“两区”创建等工作,并与“乳桂经济走廊”建设、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凝聚推动乳源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全国民族地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鼎力支持探索乳源特色文明实践路

乳源第一轮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建设工作启动以来,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先后三次莅临乳源,深入调研试点工作,并千叮万嘱鼓励乳源一定要抓好试点。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文艺宣传、物资援助、人才培育等方面,全方位关心帮扶乳源,有力促进了乳源特色农产品销售和旅游事业发展,助力瑶乡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  

2018年9月起,乳源在县、镇、村三级分别设立实践中心、所、站,由县委书记钟沛东担任中心主任,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镇、村也参照该模式搭建组织架构。搭建“2+N”志愿服务队伍架构(“2”指县文明实践中心的宣讲团+服务队,“N”指各所(站)、民间文明实践分队),撬动各级志愿者力量。并以“六级”联动(即中央、省、市、县、镇、村六级)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4月12日上午,来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领跑者志愿服务队、东坪镇‘勉腾勉’瑶汉互助志愿服务队的58名志愿者一起来到雕子塘新村,帮助瑶族茶农除草,传授舞蹈技艺。”东坪镇宣传委员陈晓锋介绍,“勉腾勉”是瑶语,意思是人帮人,借助这一含义背景,引申到开展瑶汉互助志愿服务活动。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以来,乳源将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促进瑶汉民族团结的有力抓手,推动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目前,全县共开展志愿服务项目400多项,活动1000多场,线上线下参与群众超过40万人次。

尚美尚善蔚然成风价值引领社会更加平安稳定

乳源通过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推动了移风易俗,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乳源有32人次获得全国、省、市级的好人、道德模范等荣誉。文明实践推动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显著提高,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社会基层治理得到有效加强。2019年全县警情同比下降15691宗,下降率为54.69%。  

目前,乳源已形成“8888”(8个文明实践示范阵地、8支优秀志愿服务队伍、8个特色系列活动、8个示范志愿服务项目)标杆激励模式,通过示范引领,为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树立“乳源标杆”。“四化四互助”(四化:大众化、社会化、项目化、常态化;四互助:瑶汉互助、城乡互助、地区互助、邻里互助)特色志愿服务模式形成,实现群众教育群众、群众服务群众,推动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  

乳源试点工作经验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其他省、市、县的认可,132条次经验做法及实践活动被中宣部《宣传工作》《中国思政研究》、央视新闻联播、中国文明网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同时,该县承办了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推进会暨志愿服务工作培训班,全国各地有60余个市、县共1000多人先后到乳源交流学习。

实施五大提升工程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格局

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版块内容,通过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提升工程”,今年,乳源将形成领导机构健全、实践阵地城乡全辐射、志愿服务深入广泛开展、实践形式生动活泼、运行机制保障有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格局。  

目前,乳源正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按照标准型、精品型两个类型,实施实践阵地分级打造,全县实现了实践阵地全覆盖。  

2020年,乳源以培育50个重点志愿服务项目为目标,推动项目常态化、品牌化实施。实施“个十百千万”优秀项目下基层行动、优秀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推广行动、“百篇”优秀教材采编行动,提升志愿服务活动。并成立县级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探索建立成员单位挂点帮扶实践站制度,深化“四化四互助”志愿服务模式、“8888”样板示范工程以及“6+x”“九结合”实践形式,全面提升文明实践运行机制。

2019年1月11日,唱响新时代央视慰问演出在乳源录制。钟华摄

“四城同创”提升城市形象增进群众福祉

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广东省园林县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广大群众福祉,是乳源县委、县政府为群众谋福利、谋发展的重要部署,是一件符合民情民意、凝聚人心、全民参与、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

创文:让乳源更美丽让群众更文明

2019年,乳源始终以创新机制体制为突破口,以强化考评考核为手段,以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优化县城交通秩序,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以创文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发动了四大片区、50个小区网格和9个镇共63个创文网格责任单位,先后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以及多项县城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  

据统计,目前,乳源系统注册志愿者人数18145人,i志愿上队伍341支(其中三分之二为各镇村、各单位队伍),2019年全县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160多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850467.98小时。  

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验收年,为明确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重点,做好最后的冲刺工作,力争成功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乳源加强创文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创文网上申报资料质量,完善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乱象整治力度,加大公益广告宣传覆盖面,积极开展各类文体德育活动,着力提升全民整体素质。

创卫:不断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和幸福指数

2004年,乳源被广东省爱卫会授予“广东省卫生县城”称号。16年来,该县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打造美丽、整洁、文明、有序、和谐的卫生宜居山城,不断加大对县城的市政建设,改善市容市貌,使居民生活环境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始终坚持巩固提升省卫生县城建设水平,奠定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基础。  

该县围绕“巩固、完善、规范、提高”的要求,做好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爱国卫生成果。截至2019年,全县累计建成5个省级卫生镇,省级卫生村15个,市级卫生村60个。  

乳源努力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城乡环境卫生呈现新面貌。县城环境方面,卫生管理盲区和卫生死角逐步消除,城区主要道路清扫率提高到100%,路灯亮化率达到9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5%以上;乡村环境方面,通过成功打造雕子塘、乌石岭等一批精品村,建成多条美丽风景线,乡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99%,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9%。

创森:让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乳源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构建结构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健康的森林服务体系、绿色惠民的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和健全的森林支撑保障体系,让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力争2021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多方位宣传,扩大创森知晓和支持率;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创建工作,2019年,乳源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任务47115亩,完成碳汇造林4560亩;完成共建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生物防火林带21.5公里约697亩。  

“占地10000平方米的亲水公园以涵盖水系、生态自然为建设定位,配备了儿童游乐区域,将极大地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游乐需求。”该县市政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吴素婷介绍,总投资800万的亲水公园项目已于2019年12月完工。该项目完善现有的公园绿地,提升景观质量,对乳源县城的居民生活、城镇形象以及区域影响力提升有重要意义。

创园: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及生态环境

为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及生态环境,打造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和美瑶城,乳源在完善园林城市功能和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更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全面提升县城人居绿化环境和城市生态综合承载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5月的S250线道路两旁绿树林立、红花开放,路灯整齐排列,道路平整宽阔。吴素婷介绍,2019年,县住建局牵头实施了乳桂经济走廊建设项目,而这只是乳源多个公园绿地建设项目之一。目前,乳源初步形成以广场绿化、公园绿化为中心,道路绿化为骨架,环城防护林带为屏障,各级单位、学校、小区庭院绿化等附属绿地为依托的生态绿化环境格局,形成以鹰峰路、南环路、北环路(323线)等道路组成的县城主要林荫绿道景观带。  

乳源把创建广东省园林县城作为改善县城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坚持规范化管理,探索绿化管护新模式;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传播生态园林城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动员广大居民共创共建共享绿色和谐美丽乳源。

上下一心打造省级全域旅游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目前,乳源正凝聚各方力量,提高全域旅游思想共识;聚焦公共服务,提供全域旅游要素保障;强化秩序整治,提升全域旅游服务质量。保护资源环境,扩大全域旅游品牌效应。全县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共同发力,不断补齐旅游要素短板,争取早日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打造风情岭南的“乳源样本”

自2016年11月被批准成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乳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城市效能的重要抓手,举全县之力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努力把乳源打造成广东省首席生态旅游风情小城,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后花园目的地。  

乳源全域旅游导览图。

“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过山瑶之乡’——乳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通过出台一系列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设立了1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经费,推动全域旅游创建;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加强营销推广,拓宽旅游市场。”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罗伟平介绍道。  

乳源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总抓手,驱动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带动全民致富,将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融为一体,走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的独特路径,成为广东省打造风情岭南品牌方向的“乳源样本”,这对少数民族地区探索民族风情营造、城市主题包装、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从文化惠民迈向文化悦民

为积极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乳源统筹推进并有效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等工作,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创建原则,力争在全市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特色鲜明、切合需求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在巩固现有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正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探索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路子,更好地切合群众实际需求,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有重点、有亮点、无盲点,争取今年底全面完成设施提升、机制保障、服务供给、队伍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创建任务。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我们将全力以赴,同时志在必得。”县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李曼霓介绍道。

现阶段,乳源立足实际,出台了《乳源瑶族自治县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及相关工作方案、责任分解表等,将“三馆一站一中心”建设、管理和治理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同时,全力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受益面;结合县委组织部“扬帆计划”,深入实施公共文化人才发展工程,为创建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活动品牌建设,构建具有乳源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体系;加强与高等院校、社会专家、企业和社会文化机构的协调合作,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及乡村振兴等内容,形成并展示一批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公共文化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范琳珍 欧辉编辑:李建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