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翁源县坝仔镇“一河两岸”美景中,清澈的河水令人神往,幽静的绿道令人遐思,美艳的鲜花令人陶醉。这个独具特色的生态康养小镇是该县打造的特色风景线之一,亦是我市近年来创新实施乡镇(镇街)整治提升“139”行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落实省委“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着力点,创新实施乡镇(镇街)整治提升“139”行动计划,推动生态宜居城乡建设不断呈现新面貌。
翁源县坝仔镇美丽乡村建设一景。 韶关日报记者 童铜韶 摄
美丽乡村建设“热了起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建立竞争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从2017年起,市本级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2亿元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2019年市级财政安排2.5亿元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推动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从“动起来”“干起来”到总体“热了起来”。
据了解,我市纳入规划的自然村11206个,目前已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基础整治任务,持续推进农村破旧泥砖房拆除工作,共拆除破旧泥砖房约66.04万间、1625.16万平方米。创建了干净整洁村679个、美丽宜居村150个、特色精品村34个。
重点廊道沿线村庄整治取得重大进展。我市已选定乐昌市京港澳高速沿线12个村打造了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优先打造丹霞山、南华寺旅游景区周边及西京古道、梅关古道等南粤古驿道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优先启动市辖三区郊区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首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评比活动中,我市有8个村成功入选。目前,全市7个县(市)已全面启动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建设项目。
此外,我市今年共投入9.8亿元推进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全市278个省定贫困村、2757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中,完成村委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的自然村占比98.07%,实现集中供水的自然村占比96.37%,通光纤网络的自然村占比98.8%,通快递物流的行政村占比83.45%,农村公路列养率占比91.1%。
乡镇(镇街)整治提升经验在全省推广
为强化乡镇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2018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启动了“139”乡镇整治提升行动,制定了乡镇(镇街)提升5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计划用5年时间,以“1个规划”“3项整治”“9项基础工程”,提升镇街宜居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此项工作得到省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省住建厅全文转发我市工作方案至各地市学习借鉴。
自2018年9月启动以来,全市上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乡镇(镇街)提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次、现场会8次,推动“139”乡镇(镇街)整治提升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初步成效,呈现出规划先行、突出特色、惠及民生、整体提升的特点。
我市首批20个试点镇先后编制镇街整治提升专项规划20个,确保规划“有特色、留乡愁、能落地”,有效指导乡镇整治提升工作;以“3项整治”规范镇街居民日常生产生活行为,全面整治镇街“脏、乱、差、臭”现象,以“9项基础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镇街特色风貌和形象品位;各地群众全程参与乡镇提升工作,对镇街道路、建筑风貌、门户形象节点等进行全面提升,惠及全体试点乡镇居民;从启动“139”乡镇整治提升行动到目前,仅15个月时间,首批20个试点镇的180个“9项基础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大部分试点镇的整治行动成效明显,基本实现了“镇区换新颜”。
宜居宜业的秀美村庄描绘了幸福的画卷。通过整治提升,我市乡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得到有效补足,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第二批乡镇提升正有序展开,全市30个试点乡镇已全部完成规划并启动“3项整治”,一幅更美丽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黄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