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生命重新定义“95后”——记驻韶某信息通讯基地烈士朱小华

冬日午后的暖阳,依然有些许刺眼,在曲江区106国道华子坡下,一座丰碑静静矗立着,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它一遍又一遍地向来者述说着,半年前那个雨夜,这里所发生的故事。那个夜晚,驻韶某信息基地战士朱小华,在如今纪念碑所在地永远地合上了双眼,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为党奉献一切的誓言。  

1995年,朱小华出生在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赣州。从小耳濡目染,让他立下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志向。2014年,正在上大二的朱小华报名参军,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一臂之力生死互换

6月2日19时45分,嘀嘀的报警声在朱小华所在连队的机房骤然响起,因连日强降雨,该连队负责维护的国防通信光缆线路发生阻断,时值全军某重大演习开展的关键时刻,该光缆承载着军委联指到南部战区的几个指挥枢纽的通信任务。朱小华等5名战士火速赶往阻断点。  

22时许,正当他们紧张施工之际,一辆满载砂石的重型半挂牵引车高速行驶到距离24号井30多米处,刹车突然失灵,把正在前方行驶的一辆货车撞翻后,发生侧翻,朝着正在国道边抢修光缆的朱小华等人横扫过来。  

“有车,危险!”战士王马昌大声呼喊。人井里的朱小华一抬头,看见大货车正迎面扫来,他来不及多想,伸出右手猛地一推,把正在井边打手电照明作业的战友冼锦峰推到一边。冼锦峰得救了,朱小华却因此错过了下蹲自救的“黄金2秒”,被牵引车无情扫中头部,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  

事发后,基地、旅两级工作组火速赶到事发地,联合我市交通、公安、司法等单位展开调查鉴定,经过科学模拟和3D还原证实,如果朱小华当时没有做出右臂推人这一动作,他有充足的时间蹲下避险,也不会牺牲在抢通战场。

一声兄弟关爱相随

“班长平时对我就照顾有加,比亲哥哥还亲。出任务总是给我们买水,还会带零食回来。去年12月,我从始兴哨所被临时召回,因时间匆忙,没有带上厚棉被。两日后,晚上气温骤降,我躺在床上冻得瑟瑟发抖。班长查房时发现了,主动让出自己的厚棉被给我。他说自己平时经常健身,这点冷不怕。”虽然半年过去了,但被救战士冼锦峰在回忆自己和朱小华的日常时,依旧眼泛泪光。  

“小华是个热心肠,战友都当亲兄弟,我们有任何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我们身旁。”王马昌告诉记者,今年1月,自己在巡线途中遭到火蚁攻击,随即浑身发痒、四肢红肿,这时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班长朱小华。而此时的朱小华同样在巡线,走的方向恰与王马昌相反,定位显示两人相距50多公里。接到求救电话的朱小华还是第一时间向王马昌赶了过去,在其意识接近模糊时将其送到了医院,并守了整整一夜,直到其脱离生命危险。  

其实,这不是朱小华第一次为王马昌守夜,去年一个熄灯号吹响后的深夜,躺在床上的王马昌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辗转难眠。同宿舍的朱小华很快察觉到了异样,起身询问,可此时王马昌已因高烧而虚弱到无力应答。朱小华摸了摸王马昌的脑门,发现滚烫得吓人,连忙报告指导员,申请车辆将其送往就近医院进行医治。  

在输液室里,高烧渐退的王马昌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时针正在分针的推动下缓慢移向表盘的数字1,转过身子,班长朱小华正注视着输液瓶中的药液一滴滴地流进自己的身体里。  

“班长就是我们的小太阳,他在世时给了我们很多温暖,现在他不在了,我们就要成为班里的小太阳,像班长一样时刻照亮他人,更要成为他那样独当一面的通信兵。”采访最后,王马昌、冼锦峰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说道。

当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四有”军人,朱小华肩上扛的不止有照顾战友这一份责任。当营部通信员,他接转了600多份文电,没有一份出过错漏;当连队司机960多天,他安安全全行驶了4万多公里,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当班长1年,他23次参加紧急抢修,16次在深夜……

一段事迹感动韶城

倒下的是身躯,立起的是丰碑。7月12日,基地政治工作部批准朱小华为烈士。朱小华虽头枕华子山,长眠在了华子坡下,但他为国为民的精神永存!  

朱小华舍己救人英勇牺牲的事迹发生后,立即在“善美之城”引发关注,一条13秒钟的微视频在抖音平台发布后,48小时内就有7900多万网友传看,478万网友送出祈福。网友“时光不再”一句“不赞网红不赞星,只赞人民子弟兵”留言,得到7万多人点赞。  

如今,朱小华救人的人井编号被改为“0602”,这是他牺牲的日子。他的故事、他的精神已深扎韶城大地。为善美韶关添上了最温暖、最血性的一笔。  

“以自我为中心突出,心理承受能力弱……”朱小华用行动撕去了人们对“95后”的这些刻板印象,用生命诠释了他在党旗下宣誓过的誓词。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