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一家亲 共育双拥花——我市军地共建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

韶关地处粤湘赣三省通衢的“红三角”,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毛泽东、朱德、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光辉足迹。一直以来,我市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倾力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积极为部队排忧解难。驻韶官兵牢记人民军队宗旨,在维护地方社会稳定、抢险救灾、扶贫攻坚、军民共建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1年以来,我市连续4次被评为“广东省双拥模范城”,连续3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一个个荣誉见证了我市双拥工作一步一个台阶取得的丰硕成果,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在韶关这片红色土地上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全市军民视荣誉为动力,进一步加大双拥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双拥活动。

驻韶部队官兵清理社区街道卫生。 图片由市双拥办提供

优良传承  弘扬拥军主旋律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市的优良传统。近年来,韶关市委、市政府和韶关军分区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形成了党政军三位一体,群团组织广泛参与,全方位、广覆盖的双拥工作新格局。为高标准开展双拥工作,我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韶关军分区政委、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41个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及驻韶部队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韶关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分工合作,高质量完成各项双拥工作。  

我市在历年双拥工作中做到了“五纳入”,即: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常抓常议常开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双拥工作与经济社会工作协调发展;纳入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部门目标考核,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双拥工作质量和水平;纳入各县(市、区)工作绩效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调动全市双拥工作积极性;纳入全民教育,进一步拓展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  

正是因为优良传统传承,多年来,无论韶关地方领导和部队首长怎样调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并发扬光大。每年春节、“八一”建军节,市委、市政府都组织慰问团,慰问省军区、省武警总队等驻粤部队和驻韶部队、南海舰队韶关舰。2016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县级以上慰问团(组)530个,慰问部队600多个(次)、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和烈军属等重点优抚对象4000多人(次),召开优抚对象、军政座谈会165次,开展军民联欢活动和慰问演出65场(次),共支出拥军优属慰问经费3200多万元。  共建共融  续写鱼水情深新篇章

地方支持部队建设,也激励着驻韶各部队服务地方的热忱。军地融合,开创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双拥工作生动局面。  

多年来,驻韶部队始终坚持“振兴驻地、部队有责,驻地振兴、部队光荣”的理念,紧紧围绕韶关市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组织严密、突击力强和科技人才优势,积极投身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来,在支援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地方稳定、推动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活动,积极配合地方维护社会治安,并主动承担各类抢险、救灾等任务。2016年以来,驻韶各部队共派出官兵4万多人次,出动车辆机械1.5万多台次,安全转移受灾群众1.8万余人次,转移物资6000余吨。原市消防支队接警6800多次,出动消防车8000多辆次,消防官兵4.2万多人次,抢救被困人员963人,疏散人员3921人,抢救财产价值20亿多元。  

积极开展国防教育。驻韶各部队勇于承担地方国防教育任务,部队领导深入地方单位巡回开展国防教育讲座266场,累计联合地方单位开展军事日活动1270余次,积极开放纪念场馆设施支持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抽调精干力量帮助学校开展军训活动,并派出骨干力量担任各大、中、小学的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  

积极参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驻韶各部队积极参与“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开展社区青年志愿便民服务、“扶贫接力”“清洁家园、美丽韶关”活动,开展治安联防巡逻行动、美化城市义务劳动。4年来,累计出动官兵5.4万人次,动用车辆4500多台次,清扫街道场地83万平方米,清理垃圾3000多吨,义务植树30万棵,无偿献血820万毫升,有力推动了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在韶关这片有着拥军传统的热土上,一幕幕老百姓热情拥军、子弟兵支援建设的故事不断上演,推动着韶关双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愈来愈浓的鱼水深情,续写着韶关双拥工作新的篇章。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吴嘉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