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传来喜讯,翁源县文化馆编剧、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黄影祥被评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这是一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既是文化和旅游部首次开展的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评选,也是首次全国文化和旅游高级人才的评选,是国家对长期从事文化和旅游工作人才的一次高度评价和褒奖。
黄影祥为八泉文化园客家风情小楼挂牌。
黄影祥,是一位中等身材、亲切、健谈的中年汉子,从事过教师、村委干部、企业高管、文艺工作者工作,常年的劳累让他变得偏瘦,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重实干的文化人。
他是作家、非遗专家、文化志愿者、多本文艺杂志的编辑、文化传媒的总编、多家省市报刊媒体的特约通讯员。
作为一位常年忙碌和生活艰苦的文艺工作者,20多年来,他不忘初心,乐于奉献,对文学创作、文化宣传情有独钟。“坚持文化宣传工作,需要有毅力。”面对记者的采访,黄影祥如是说。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他做了许多工作,这些工作串联起来如同一串闪闪发光的文化珍珠。
悦然纸上到搬上舞台
2001年,黄影祥从大城市辗转回到农村老家,简陋的居室里每日伏案,农村繁重的劳作之余,他的书案上亦堆起一迭迭素白的稿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担任翁源县群陂村干部期间创作的《青云山下果飘香》《阿添古传奇》《飘香的兰花——翁源县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纪实》《千万小心火烛》等文章纷纷登上了国家、省市级刊物,他笔下的农村小人物、乡村美景、农家乐事鲜明生动,画面感悦然纸上。
2009年,黄影祥开始尝试编写剧本并兼任县文化馆采茶剧团的编剧,此后,他的工作就和县剧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记得《拆迁变奏曲》搬上舞台后,就有好多乡亲对我说‘读一本书还不如看你们演的一场戏启发大’。果然,在之后传出新修建的沿途穿过我县的三条高速公路需要村民拆迁这一消息时,乡亲们都很配合,这真的极大激发了我编剧的热情。”黄影祥当过农民、做过村干部,对基层百姓的生活有着深刻了解,他由衷说道“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文艺节目更容易为大家接受,比发很多宣传单效果都要好。”
黄影祥编写的采茶剧本大多围绕当地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民生疾苦,弘扬社会真善美,鞭挞社会丑陋现象,由县文化馆采茶剧团和民间文艺社团在全县和韶关市区巡演。近十年的心血凝聚成一沓沓厚厚的剧本:《水灾过后》《开渠》《情满山村》《艾老板参保》《翁源发展谱新篇》《三蔸风水竹》……50多部剧本,为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的宣传工作中,宣传片、微电影的拍摄也需要先有剧本,为改变这种状况,他经常鼓励翁源作协年轻会员学习剧本创作,尽快加入到编剧队伍中来。
实现省级“非遗”零突破
“其实广东很多地方都有舞狮,但翁源流行舞猫头狮,地域特色十分明显,猫头狮是猫头狮身的瑞兽,表演以模仿猫的机敏、表情动作为主,辅以狮舞动作,舞猫头狮既重庄重礼,又滑稽风趣,体现了客家人勤劳朴实的性格特色。”2016年春,黄影祥聘请到县文化馆工作时,作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非遗专干,他想给翁城猫头狮正名,便开始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申报历程并不容易。翁城当地舞猫头狮艺人是代代相传,甚至没有一份乐谱,全靠手把手现场教学,逢年过节舞一舞,赚个热闹钱。舞狮艺人大多上了年纪,没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他们觉得黄影祥异想天开。黄影祥深入乡间调查,跑图书馆、档案馆查阅资料,为了拍摄申报“非遗”所需要的视频资料,他多次拜访翁城舞猫头狮艺人,一次次磨合,最终舞猫头狮的鼓锣表演音乐首次有了一份简谱——《十点梅花》。舞猫头狮艺人纷纷感慨:有生之年幸得此谱,对他们教学收徒大有助益。
2016年以来,黄影祥花了3年的时间搜集、整理“翁城猫头狮”、“陈璘故事”、“翁城地窖酒制作技艺”等申遗资料,并成功申报为市级代表性项目,翁源县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由4个增至7个。2018年,继续挖掘、搜集,又将市级项目《翁城猫头狮》和《翁源客家山歌》成功申报为省级代表性项目,实现翁源省级“非遗”零的突破。为更好地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以来,黄影祥开始编写《翁源客家山歌》《陈璘故事汇编》《翁源县建国70周年戏剧作品选》《翁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年底,凝聚了他几多辛勤汗水的书即将付印。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17年7月,省委宣传部授予黄影祥“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荣誉称号,成为翁源县首个省级宣传文化能人。
今年1月和10月,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对黄影祥的戏剧新作《邵谒传奇》进行了全剧录制,对多年潜心创作的《陈璘故事汇编》一书也拍摄录制了创作过程……一部部由翁源作者创作的讴歌精准扶贫工作、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反映民生疾苦的优秀文艺作品搬上舞台,掀起了群众文艺创作热潮。
谈到近年来的工作成绩,黄影祥多次强调,其实成绩的取得,都是单位领导带着干、同事也做了大量工作,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个人只是尽了一份力而已。
今年以来,黄影祥又在着手做一件让家乡人称赞和期待的“大事”,正在筹建八泉文化园,园中设立八泉书院、蚕桑丝绸展览厅、村史展览厅,群众艺术展厅、诗书画创作室、公益艺术培训室,非物质文化传承推广中心、戏曲文化推广中心和客家风情小楼等文化艺术基地。
记者来到离县城3公里、交通便利的群陂村榕树角参观建设中的八泉文化园。暗自赞叹这里的确是个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开展文化惠民、建造乡村文化品牌的好地方。
由于常年的伏案工作和繁重的岗位工作,让黄影祥的腰椎落下病根,他还是个临聘人员,面对病情和困境,他也曾经迷惘,但病好之后,乐观自信的他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依然为翁源文化快乐地忙碌着。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冯春华 特约记者 何晓红 摄影报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