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闻——大型人文交响组曲《新韶九章》世界首演侧记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昨晚,广州大剧院歌剧厅内掌声雷动,由市委宣传部委约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纲教授领衔创作的大型人文交响组曲《新韶九章》完成了首版的世界初啼。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各界对该部时代人文音乐经典的最大肯定。  

千载悠悠品韶韵。《史记·孔子世家》载:“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当年孔子称道的雅乐,经过千年风化,今天被我国音乐界的一众大师用时代的音符再次活化奏响。

编排考究歌声悠扬寓意深远

《新韶九章》音乐文学策划与词作者丁旭东告诉记者,在文字出现之前,让人类文明开化的教育是从虞舜开始,那时的教育方式就是口耳相传的声教,最好的声教就是通过乐来实施。他说:“舜乐就是当时的教科书。这本书要教习的,是至善至美的中华道德。”  

舜帝时期的“韶乐”承载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原始、最淳朴的文明密码,今天以其为乐思和主题来源的《新韶九章》同样用中国的旋律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  

“千年前的韶乐,文化邈远、正音难寻。我们创作之前翻阅了《周礼》《史记》等典籍,根据典籍内有限的文字记载,实地走访了包括韶关在内的多个拥有舜帝足迹的城市,通过对韶乐文化的寻根溯源务求得到更多的创作灵感。”

叶小纲表示,《新韶九章》可以与“韶乐”不同音,但一定要完整体现出虞舜明德文化的核心。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被称为新时代的“中华第一乐章”,有刷新人类音乐文化历史的可能。  

现场细细聆听,不难听出,该部作品开篇恢弘,之后的每一章承转流畅,但又不是规整的韵律。据叶小纲介绍,《新韶九章》由富有创作力的八位老中青作曲家集体创作而成,每个乐章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个人对虞舜道德文化的理解、把握与创造。希望能够做到创新协同,创作出具有更为丰富道德文化内涵与美美与共的新时代韶乐。

守正创新韶乐文化再引赞叹

舜帝的生平事迹在管与弦的配合中缓缓道来,让人不觉时间飞逝。“这部作品的立意非常高,每个乐章虽然角度不同、风格迥异,但都让人觉得气象万千。”乐评人唐若甫在舞台帷幕落下后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他认为,无论是千年前的“韶乐”还是今天的《新韶九章》都是在讲述那个时代下的中国故事。  

谈到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唐若甫说:“今天的音乐会充满了艺术品位。在中国,目前能达到《新韶九章》这样气势的组曲并不多。它不愧为‘中华第一乐章’。”  

“我觉得《新韶九章》整个音乐旋律非常新颖,不管是在表现力还是欣赏性方面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品虽然是交响乐,但在音乐元素方面又融合了很多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元素以及韶关地区的民间音乐元素,可以同时驾驭如此多样的元素,可以看出创作团队的高超技艺和良苦用心。”省音乐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金旭康在曲终后,久久立于原地,他说自己要等余音散尽才离开。

金旭康表示,《新韶九章》十分符合自己心目中对“韶乐”的想象。相信在主创团队的不断演绎下,韶乐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传承,最终走上世界的舞台,让全人类都能了解韶乐文化、中国美德。

感动当代善美精神传播更远

说到作品的远播,丁旭东在早前的发布会上说过:“中国韶乐文化要出海远播,不可能用中国传统‘八音’之乐,因为,国外没有这样的乐队编制,固守传统,泥古不化,只能喃喃自语,所以,《新韶九章》采用了世界通用的交响乐队来演绎。”

在昨天的观演现场,记者也见到了不少外国友人的身影。来自新西兰的钢琴老师KatherineAustin来到音乐会的初衷就是想听听中国传统的音乐。她说:“我对第六章出现的古琴特别感兴趣,这是我在新西兰没有见到过的乐器。它的声音太独特了!”  

邀约这位外国友人前来的,是出生在香港,目前在华南师范大学担任音乐教师的陈先生。他认为音乐是世界人民沟通最好的桥梁,自己和KatherineAustin的相识就是因为音乐,自己身边还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但都钟情于音乐的朋友。他说:“欣赏完《新韶九章》,我有一种沿着舜帝足迹踏遍祖国名山大川的冲动,第一站应该会选择离自己比较近的韶关。”  

《新韶九章》让外国朋友感受到了中国音乐之美,让韶关市外的听众对韶关产生向往,而对于老一辈的韶关人,它更多带来的是感动。叶兰芳就是出生成长在韶关的老人。音乐会后,她激动地和记者说道:“整部作品浑然天成,乐调很美。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家乡能出这样一部颂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音乐巨制。”  

乐声远去,一部由新时代下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打造出的,能够照亮人类文明星空的中华人文音乐经典却已“声”入人心。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曾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