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雪耳露创业团队走创新之路实现成果转化

“高大上”的科研成果如何才能成功转化,变成反哺经济社会发展的“真金白银”是许多高校、科研院所面临的难题。然而,韶关学院雪耳露创业团队在该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方白玉的带领之下,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依托该院食用菌产学研孵化基地积极对接市场,创新性地将其通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银耳工厂化栽培技术”培育出的银耳,研制成健身饮品雪耳露并投产,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查看银耳的长势。

对接市场打造高质产品

走进韶关学院食用菌产学研孵化基地的无菌实验室,一阵凉风迎面扑来,只见一个个银耳培养基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沐浴”着日光灯,“喝”着过滤水,吹着空调风的银耳就是在这里栽培出来的。  

“昨天刚刚采摘过一轮银耳,这些是新放置的培养基。我们是从2010年开始栽培无公害银耳,刚开始时非常难种,后来经过研究试验,慢慢掌握了栽培技术。我们采购时选的是最好的原材料,栽培过程中不放农药、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栽培出的新鲜银耳含胶质多、口感也好。”方白玉说。  

2012年,银耳工厂化栽培技术经申请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韶关学院也成为全国工厂化栽培新鲜银耳的发源地。  2013年,在调查国民身体素质情况和市场各类饮料的比例分配后,该团队研制出了新型的营养保健产品——雪耳露,并于今年4月推向市场。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我们的银耳已经过渡到高层次,做成饮品是很有市场前景的。后来通过研究配比、工艺等,最终制成了易拉罐装的雪耳露,与乳源的一家生产企业合作开始投产。”方白玉说。  

雪耳露刚刚进入市场就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欢迎,但同时也受到了部分人的质疑。“网上说吃新鲜银耳有毒,但我们吃了都没事,因为我们是工厂化栽培,银耳每天都会接受光照。后来专家专门开会认证新鲜银耳到底有没有毒,最终一致通过‘没毒’。”方白玉说。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查看银耳的长势。 

长板与长板结合补短板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学校的科研创新要面向经济主战场并非易事,其中资金短缺就是最大的难题。2017年,韶关学院专家及来自省里的专家召开评审会,经过研究、评审,认为雪耳露有前景,可以帮助学生创业,增强消费者的健康,先后支持了该团队共计100万元省市共建项目成果转化经费,解了该团队的燃眉之急。  

凭借着人才、技术优势,该团队自今年4月将这款绿色有机、营养含量高、口感顺滑的饮品推向市场,至今销售额达6万多元。与此同时,缺少销售团队、营销策划不够灵活等许多高校、科研机构共有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补齐短板、提高销售量是该项目团队遇到的最大难题。  

“与生产企业合作实现成果转化,我们迈出了第一步,但目前销售进入了瓶颈。我们也在转换思路,不能用短板补短板,只能用长板和长板结合。目前我们正在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希望强强联合,通过专业的团队销售能够将雪耳露销量提高上去。”方白玉如是说。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每罐雪耳露银耳含量高达6%,胶质非常多。但雪耳露生产工序复杂,要先把银耳里面硬的部分去掉,再通过切碎、打胶、过滤等流程,按目前的生产条件,一天只能生产8万多罐,因此成本较高。对此,有人曾建议该团队减少原材料含量以降低成本,但却遭到了拒绝。“我们坚信初心,凭良心做事,以诚信为本,虽然现在比较艰难,但相信冲出瓶颈后会海阔天空的。”方白玉说。

雪耳露生产线。

发挥优势培养产研人才

丁全是该团队中的一员,今年刚刚毕业的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早早去校外找工作,而是选择留在基地。基地的薪水并不高,但他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而且一来到基地,能够把浮躁的心沉下来,不但学到了专业技术,而且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为人处事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据了解,韶关学院食用菌产学研孵化基地是从1992年的一个种蘑菇课外兴趣小组逐渐发展而来的,曾先后搬了5次家,面积从一间房发展到如今的12亩地,投入资金达1000多万元。小小的一个基地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小的,曾先后培养出了近200名人才,他们中许多人如今当上了技术总监、老板、主任、名师、校长等。  

“搞研究既枯燥又辛苦,但作为高校,我们有科研、人才优势。学生通过这样的平台得到锻炼,各方面素质都有提升,毕业后出去找工作就比较受欢迎。”方白玉微笑着说,“现在外界的诱惑很多,赚钱门路多了,人很容易浮躁,能够沉下心来搞研究的人少了。毕竟高校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培养人才,我们希望能够搞好项目,通过产学研结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产研人才。”


(作者:侯海霞 李鸿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