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雄州更文明更绿色更美丽——南雄市深化“街长制”网格化管理全力推进“四城同创”工作纪实

前言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文明如光,启人心智。对一座城市而言,文明的意义更为深远。


共建绿色生态,共享绿色福祉。

进入新时代,南雄市对照国家规范要求,立足新起点,找准新方位,突出“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创建主题,通过制定和完善创建工作方案,高标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南雄市开展“四城同创”,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文明实践的每一次起航远行和跨越提升,无不向外界诠释着南雄的文明温度。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两江四岸,绿叶葳蕤。荣膺广东省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林业生态市等殊荣的原中央苏区县南雄市,深秋的韵味不仅没有万物肃杀的苍凉感,反而处处萌动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南雄市建成粤东西北规模最大的县级公共图书馆。

市区的沿江东西路、青云东西路,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街道随着笔直的马路不断向外延伸。金叶大道的绿叶丛中,新建的图书馆与档案馆在蓝天下显得格外端庄大气。  

雄州大道,这条南雄城区最长的主干道,两边商铺门前的人行道正在发生着蜕变,老旧、坑洼的路面正被一段段铲除,取而代之的是地砖铺就的崭新步道。  

雄州公园,这座南雄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像往日一样张开臂膀,热情迎接前来游园的市民游客。一湾湖水中耸立着亭榭式的舞台与湖边小山顶上的凉亭相对,仿佛互相倾诉着曾经上演的无数精彩节目。悠闲的市民在园中漫步赏景,在秋日暖阳下享受着余暇的惬意。  

十字路口,红停绿行;斑马线前,正在行驶中的车辆或减速慢行,或停了下来,礼让行人通过马路。  

……  

“我们的城市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市民,都能感受到南雄发展变化的温度。”南雄市民曾先生自豪地说。南雄市“四城同创”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四城同创’办”)专职副主任张涛告诉记者,南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主要得益于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的创建即“四城同创”

为目标的韶关市县城品质提升“439”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目前,该市正以深化城市“街长制”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致力完善城市硬件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提升。  

据介绍,南雄市拟用三年时间同时开展“四城同创”〔全国文明城市(县城)、国家森林城市(县城)、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工作。借助于“四城同创”,该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基础配套设施,补齐城市短板,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品质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中心城区。  

2019年8月8日,南雄市召开了深化城市“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推进“四城同创”工作动员大会,吹响了新一轮推进“四城同创”的号角。 


南雄市召开推进“四城同创”工作动员大会。

在南雄市“四城同创”办的显眼位置,挂有一张《南雄市城区“街长制”网格化管理》图。图上将该市城区划分为30个责任分区,把各责任分区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图上还附有一张表,表上把各责任分区的“街长”、片区责任单位、联络员等信息一一标示清楚,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张涛表示,自“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推行以来,各片区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强化党的领导,大力开展环境整治、秩序整顿、文明劝导、设施维护等城市管理工作,各“街长”履职尽责、狠抓落实,各责任单位主动作为、全力配合,初步构建了“街长+片区+职能单位+社区+市民”的齐抓共管格局,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实施“439”行动计划城市发展有了行动指南

今年,该市制定并印发了《南雄市中心城区品质提升“439”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439”行动计划》),计划提出,从2019年开始,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南雄市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工作,力争中心城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城市风貌焕然一新,环境面貌大为改善。《“439”行动计划》要把南雄建设成为有岭南风情特色,传承红色文化,生产生活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苏区南雄,并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奋力把南雄建设成为生态名城、人文名城、活力名城。


工人正在老城区铺设行人过道。

《“439”行动计划》绘就了一张城市发展的蓝图,为南雄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从而让苏区南雄的发展翻开了新篇章。此计划分宣传发动阶段、专项整治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专项整治阶段,该市各部门如火如荼地开展整治行动,“四城同创”这艘巨轮正开足马力驶向胜利的彼岸。  


绿水青山,旖旎风光。

《“439”三年行动计划》指“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这“四城同创”,垃圾、污水、“六乱”“三项整治”和门户节点、交通优化、城市景观、商业街(主干道)、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文体健身广场、公厕改造、社区服务等“九项品质提升工程”。  

张涛告诉记者,“四城同创”同步推进,反映了南雄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的坚定决心。“四城”创建既有共性的地方,也有各自的侧重点,成立机构对“四城”创建进行统一调度、协调,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城市建设的最优化目标。

深化“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如果说《“439”行动计划》是蓝图,是指南,那么,“街长制”网格化管理就是实施蓝图、贯彻指南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南雄市上下一心,重点围绕县城品质提升“439”三年行动中“三项整治”工作,通过深化“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面构建“街长+片区+职能单位+社区+市民”的齐抓共管格局,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强化组织领导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深化“街长制”网格化管理,南雄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高位推进“街长制”网格化管理工作。南雄市委书记王碧安担任新城区包片总指挥,南雄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小龙担任老城区包片总指挥。在原有网格划分的基础上,南雄中心城区被划分为了30个片区。南雄市四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长”担任“街长”,统筹片区责任单位和街道、社区(村委会)干部常态化开展片区内环境整治、“六乱”清理、公共设施维护、宣传发动群众等工作,并协调解决片区管理中重点难点问题。


志愿者向商户发放“四城同创”宣传资料。

“街长”每月应至少组织片区召开1次调度会议,了解、收集片区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集中讨论研究并提出合理解决措施。“街长”每周应至少反映1条本片区存在的城市管理问题(包括文字、图片及相关视频内容)至该市“四城同创”办,并协调片区积极主动解决可自行解决的城市管理问题。  

从片区责任单位中挑选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当好“街长”的参谋助手,负责做好片区日常管理工作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及时向“街长”汇报。此外,对片区牵头单位、片区责任单位、街道、社区(村委会)、职能单位、公职人员等各方职责,南雄市深化“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方案中都作了详细规定。  

张涛还告诉记者,今年8月底至9月,南雄市“四城同创”办分别组织召开了“街长制”网格化管理片区联络员、相关职能部门等工作会议,明确了各片区工作职责及职能部门具体工作要求。  

据悉,目前南雄市各片区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设立固定的办公场所,相关职责、制度上墙,将责任压实到单位、个人。由“街长”带头,以一周一主题的形式开展片区各项整治工作,集中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

完善机制建设加强督导抓落实

按照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南雄市不断推进“四城同创”整治行动。为压实部门责任,该市建立一周一报制度,要求各个片区及“街长”每周报送城市管理问题,由市“四城同创”办负责收集分类,并将问题交办给职能部门进行跟踪督办。

“城市的问题交由城管,园林的问题交由园林,街道的问题交由街道,我们同创办在这过程中扮演负责协调与居中指挥的角色。”张涛说。据统计,截至9月20日,该市共收集各片区上报城市问题874条,其中“街长”上报161条。交办相关职能部门363条,片区自行解决问题511条;根据“拆违”主题,收集片区上报违章搭建信息655条,均已交办职能部门处理。  

每季度考核一次是南雄加强考评的机制之一。为确保考评公平、公正,该市聘请第三方机构,采取现场考核和问卷调查形式对片区工作进行考核,每个季度的考核排名和结果在南雄市广播电视台公布。按相关标准和考核排名对片区进行经费奖励,用于解决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公益广告宣传、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等。  

此外,督导考评配套措施还有一月一督查督办机制、综合考核机制、约谈问责惩处机制等。事实证明,这些措施效果明显。在这些机制的激励下,该市各分街、分区纷纷争先创优,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有力地促进了“街长制”网格化管理落到实处。

协调合作网格化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四城同创”是一项系统工程,“街长制”网格化管理将责任分区分片并责任到人,全民动员,全员参与。但这不意味着大家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张涛表示,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同等重要。  

据介绍,自“街长制”网格化管理实施以来,南雄市各片区、社区(村委会)和职能单位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实现了信息互通,共同解决好城市管理中的疑难问题,形成城市管理合力,不断深化“街长制”网格化管理。该市综合执法、打击整治和宣传报道三个专项工作组切实履职、彼此联动。在需要联合执法、宣传曝光时决不相互推诿,而是敢于碰硬较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文明现象及违法违规行为在不断减少。  

据统计,今年8月以来,南雄市各职能部门联合片区开展整治清理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交警部门组织开展“僵尸车”清理行动,联合片区拖离处理“僵尸车”168辆;城管部门配合片区整治市容“六乱”问题965起,拆除雨棚120个,破烂、未审批广告193块,制止乱堆乱放210处,取缔乱设摊点322处;市政部门在新老城区修补人行道2892平方米,主次干道两侧临街边路面硬底化3581平方米,老旧居民小区路面硬底化4678平方米,城区综合(国道323线)部分硬底化及绿化3800平方米;工信、住建、市场监管、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也积极配合片区处理了一批城市问题。  

在深化“街长制”网格化管理中,“一周一主题”是南雄市较有特色的做法。为了让“四城同创”协调统一、步调一致,该市“四城同创”办每周都会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个主题,各片区按照这个主题同时开展工作,同步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上周我们就搞了一次清理‘牛皮癣’的行动,各片区出动力量,着力清除街道、小区、商铺、公园、车站等各个地方的‘牛皮癣’,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市民的广泛赞誉。”张涛告诉记者,每周都有新情况,每周都有新进展,“一周一主题”为“四城同创”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南雄市很多小区都没有物业管理,各个小区脏乱差问题较为突出,成了该市“四城同创”工作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个情况,该市充分发挥公职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在“街长制”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带头作用,为小区管理贡献力量,补齐了小区管理的短板。  

张涛表示,南雄市深化“街长制”网格化管理以来,群众认可度显着提升,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街长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街巷问题投诉率逐渐降低,“街长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极大地推动了“四城同创”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版撰文:袁少华 曾诚 董子龙 赖信英 范敏 图片由南雄市委宣传部提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