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奋斗者——祖国我对你说】李国亮:用技艺为文化传承尽一分力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建设历程硕果累累,为展示韶关人民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祝福与期待,韶关日报社联合碧桂园韶关区域,对各行业代表人物进行专访,推出“爱国情奋斗者——祖国我对你说”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垂注。“这是航母,这是火箭,这是高铁……”站在自己的木雕作品《中国梦》前与新中国同龄的李国亮向记者介绍他为庆祝祖国70华诞而创作的作品他说:“祖国富起来了,越来越强大了。”

李国亮制作的“动态版”生肖作品。李国亮是韶关碧桂园的业主,14年前,退休后的他开启了木雕生涯。他日复一日以刀为笔、以木为纸,从唐诗到高铁共创作了200余幅作品。与寻常木雕不同的是,李国亮首创木雕动画,作品内嵌机关,人物场景皆有动态效果,更显栩栩如生,让经典有了更鲜活的灵魂。 

自学木艺制作《清明上河图》

1968年,李国亮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成了一名知青。他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当时的乐昌黄圃紫溪大队曹家湾生产队。农村生活条件差,连桌椅板凳都缺。“要想改变生活,唯有自己动手。”附近山高林密,木材倒是丰富,李国亮萌发了自己动手造家具的念头。“我摸索了一段时间后做出第一个成品——一把椅子。”李国亮回忆道。随着生活条件变好,渐渐地,李国亮也不需要自己动手做木家具了。2005年,李国亮退休,闲不住的他开始琢磨着学做木雕,而且起步很不简单,他决定从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开始。

“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局部)。

李国亮找来原画复制品,先用尖锥把古画的大样一锥一锥地扎到木板上,再用笔将线条勾勒出来,最后用刻刀刻出画面细节。他用了整整3年时间,制作了长达3.6米的浅浮雕《清明上河图》。

苦心探索首创木雕动画

近几年,外孙女、小孙子相继出生,这让李国亮萌发了为孩子们雕刻一幅新作品的想法。他看到《百子图》画中100个憨态可掬的孩童,非常喜欢。于是在2010年乞巧节这一天,他开始了另一个浩大工程:在木头上雕刻《百子图》。起初,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刻出了“静态版”的《百子图》。在他得意地欣赏这幅新作时,小孙女突然奶声奶气地说:“小人怎么不会动,动的才好看呢。”这顿时激发了李国亮的灵感:“木雕古画不稀奇,但可活动的不多。”善于动脑的李国亮想出一个办法,他先把木雕中的小人抠出来,然后利用小电机的传动性能,让木雕中的孩子“动”了起来。“最大的难度在于,每一个孩童都是不同的场景,动的方向也不同,要让他们同时动起来,就要分别设置不同的机关。”李国亮说,《百子图》中有100多个机关,分别设4条电路,插上电后活灵活现。就这样用了5年的时间,李国亮完成了长达3.6米的长幅活动木雕《百子图》。100个孩童,在木头上活灵活现蹦跳着,“贺大寿”“摘桃子”“踢毽子”“放风筝”“摇钱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2014年,李国亮的木雕(动画)和电动木雕工艺分别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这之后,李国亮又花了5年时间,升级改造“静态版”的《清明上河图》。今年8月,“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全部完成了,让900多年前的北宋风情在凝固的木头上再次鲜活起来。“这两个作品,前后共花了13年。”李国亮非常感慨。

祝福祖国用作品展现爱国情怀

在完成两个经典作品的同时,李国亮还制作了中国地图、“富强号”高铁、“辽宁号”航空母舰等木雕作品。出生于1949年的李国亮有着浓浓的爱国情怀。据他介绍,其父亲正是有感于新中国成立,所以为他取名“国亮”。

李国亮的木雕作品《中国梦》。谈起祖国70年来发展变化的感受,李国亮说,“与新中国同龄,我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在以前根本想象不到我的退休生活会是如此多姿多彩。愿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国家的振兴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繁荣。”在李国亮看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文化是民族的根基,他希望用自己的技艺为文化传承尽一份力,“少年强则国强,我要给孙辈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爱国情怀。我的下一个五年计划要完成唐诗100首、三字经、弟子规的木雕作品。”

文/图:韶关日报记者 吴嘉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