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推进平安韶关建设综述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誓师大会现场。 韶关日报记者 冯兆宇 摄

去年以来,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创建平安韶关工作紧紧围绕打好全面决胜小康“三大攻坚战”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平安韶关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防控工作,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2018年,我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被省评定为优秀等次。

建立健全平安韶关建设工作机制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为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对综治创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特别是对提升群众安全感、政法工作满意度情况作了具体的指示和明确的要求。

进一步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市委书记与各县(市、区)和各成员单位党政“一把手”签订综治维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综治创平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格局和层级责任制。进一步健全落实重点整治、重点治理制度,对一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混乱地区,实施挂牌整治,督促落后地区、部门履职尽职,集中力量攻坚,全力确保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各项工作抓好落实。进一步健全落实联席会议、情况通报、约谈等制度,强化县(市、区)党政领导和成员单位一把手尽责履职,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经反复整治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效果仍不明显的,责令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包点督办,推动综治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我市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决策部署,制定印发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并围绕年度工作、线索摸排、宣传发动、举报奖励、案件和线索快速移送处置等制定配套文件,把扫黑除恶工作纳入全市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和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紧盯治安乱点、行业乱象,突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通过扎实工作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2018年,全市立涉恶案件397宗,同比上升17.8%,破案298宗,同比上升36.07%;刑拘913人,逮捕700人;移送起诉864人,同比上升17.71%;打掉团伙94个(其中恶势力犯罪集团12个);打掉保护伞22人。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去年,我市深入开展“飓风2018”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黄赌、涉枪爆、涉电诈、涉盗抢、涉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2018年,全市接报违法犯罪警情31983宗,同比下降4.93%,立刑事案件10514宗,同比下降7.53%,破获刑事案件6595宗,同比上升9.22%。  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地下钱庄、银行卡、虚开骗税、假币等犯罪护航金融“利剑行动”。立非法集资类案件14起,涉案金额达人民币6800余万元,检察院受理审查逮捕16起(含2018年前陈案),受理审查起诉11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4名。深入推进全民禁毒工程,开展“粤剑”扫毒专项行动,完善“5·14”堵源截流工作体系,突出抓好乐昌坪石、武江龙归涉毒重点地区整治。全市共立毒品犯罪案件390宗,同比上升15.89%,破案329宗,同比上升16.25%。

深入开展严打整治网络犯罪“安网”专项行动,强力推进严打突出网络犯罪、打击整治网络谣言、清理整治有害信息、排查整治网络安全风险隐患等工作,及时回应并积极引导网民1800人,公开警示执法4650次,不断加强虚拟社会防控措施。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我市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金投入为辅”的原则,科学利用社会视频点资源,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路面、城乡结合部、公共复杂场所、村居主要出入口等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布点建设,城区繁华街区、大型广场、中小学校、幼儿园、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要害部位、案件多发区域和进出城区主要通道社会面视频监控网络的全面覆盖。

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积极实施“亮警灯工程”,严格落实“1、3、5”分钟应急处突要求,全天候街面见警率、管事率不断提升。加快智能化治安管理服务机制建设,积极开展民爆末端管理系统、旅馆业、娱乐场所服务系统建设,完成了机修业信息系统和印章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

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印制张贴禁止寄运物品图例海报、举办全市寄递物流从业人员行业专题培训等方式,扎实推进落实物流寄递“三个100%”制度。

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去年,我市筑牢做实“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按照地域、人口、管理资源和基础服务设施等因素,将全市10个县(市、区)划分为11639个网格进行管理,配备专兼职网格员9968名。紧紧围绕“三大”目标(违法犯罪有效防控、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安全隐患有效排除)开展工作,通过“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排查发现并录入网格事件66234件,网格事件100%在限时内办结,发现矛盾纠纷7198宗,调解成功7108宗,成功率98.7%。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调解网络建设,在全市10个县(市)区、109个镇(街)和1442个村居(社区)都建立调解中心,落实每个镇(街)1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同时,健全行业调解组织,基本实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组织。2018年,全年全市调解矛盾纠纷14122宗,成功率98.8%。

强化平安韶关基础建设

去年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动员和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制定本行业“平安细胞”建设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共同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市委政法委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善美韶关的总目标,通过“六小活动”进村(居)、雪亮工程助力农村防范再升级等措施,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平安村(居)创建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我市平安村(居)提升工作。

市妇联发出创建“平安家庭”倡议书,引导家庭做好“六防”、争创“六无”:即“无毒品、无赌博、无纠纷、无暴力、无邪教、无犯罪”,以家庭小平安,促进社会大平安。评选市“平安家庭”示范村(社区)30个,示范户100户。

市教育局着力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努力消除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5所,“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1所,“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61所,“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42所,“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学校”2所,“省安全教育基地学校”11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完成1693家大中型餐饮及单位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全市89.5%的大中型餐饮及单位食堂建成“明厨亮灶”,初步打造起“看得见的食品安全”品牌;组织开展“放心餐馆”“放心药店”评选活动,共有210家单位获得“放心餐馆”称号、64家单位获得“放心药店”称号。

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去年,我市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市范围的综合治理执行难新格局基本形成,“两法衔接”工作亮点突出,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工作得到全面推进。

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就打击拒执行为和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问题达成共识,执行联动机制进一步得到加强。通过“点对点”查询被执行人不动产登记信息1.5万余条,股权登记信息1万余条,极大地提高了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信息的查询效率,依法运用拘留、罚款、限制出境、限制消费等强制措施,共拘留283人、罚款89.15万元、限制出境45人次,向15677人发出限制消费令。依法将4263人次纳入失信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2425名失信被执行人照片等信息,3109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市人民检察院重点做好“两法衔接”工作。市、县“两法衔接”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有388家,其中325家单位均已接入“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接入率为96.73%;对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26件全部核对完毕,行政机关移送公安机关的涉刑案件的录入工作以及公安机关对后续处理情况的录入工作全部完成。

市司法局以“四大创新举措”积极构建社区矫正工作新机制,全面推进我市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实现了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平稳运行。2018年,共召开了全市“矫情会”15次,研判和指导县(市、区)重点疑难个案132宗,对1400多名社区服刑人员均进行了心理测试,组织震撼教育8场200余人次,教育成效明显。

今年,我市将紧紧围绕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主线,全面推进平安韶关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黄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