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位于韶关市中心,农文旅资源丰富,辖区内有风采楼、韶阳楼、韶州府学宫等韶关地标,拥有友丰油茶、隆盛酱油、朝天子辣椒酱等龙头农产品企业,并打造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犁市当铺等知名红色研学旅游打卡点。
近年来,浈江区积极将优质的文化、旅游、农业、生态等资源串珠成链,打造了三条农文旅融合示范带,全力开拓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锻造了“古韵韶城·风采浈江”这一农文旅特色品牌。
冬日时节,登上韶阳楼远眺,山下一派生机,望得见红色景点,记得住美丽乡愁,“风采浈江”可圈可点。
红色文化“吸睛”打造研学旅行新高地
日前,阳光洒满大地,犁市镇中心小学三(2)班的学生身着校服,齐聚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开展研学活动。
学生们通过见证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展开幕,参观资料馆、岭南岁月馆、四姑医务室,以及参与怀士堂的建筑复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回望历史,与烽火岁月对话。
一首首红色歌曲,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诗句,如同穿越时空的桥梁,让在场的每一名学生都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坚定了他们传承红色精神、爱国精神的信念。
据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联合周边资源,打造“华南研学”品牌,推出“践行华南研学·传承星火精神——游机场·懂民航”“红色历史+乡村振兴”“重返烽火课堂”三条主题路线,已被纳入多所学校的研学线路。而基地推出的历史、职业、国学、劳动等研学课程,是下一代传承红色文化最好的教科书。
浈江区,拥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为开展研学活动提供绝佳空间载体。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集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打造省委机关旧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犁市当铺红色研学游示范带,持续擦亮“华南研学”品牌。
该示范带总长约54公里,涵盖11个村,其中,“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有3个,即五里亭、黄塘、大村。该示范带将沿线的红色景点、研学基地、农业产业串珠成链,并积极开展红色遗址参观研学、历史遗址游览、农业观光体验等丰富活动,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研学旅行的首选目的地。
乡村的广阔天地,一方面给孩子们回归自然、释放天性提供空间、土壤;另一方面,乡村文化资源丰厚,不论是宜人的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厚重的农耕文化底蕴,或是乡村红色文化基因、瑰丽民俗文化等,都为设计研学课程提供宝贵“基因库”。而研学课程也放大乡村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研学团队纷至沓来。
截至目前,该示范带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近100批次、近万人次,其中包括研学、团建等活动。
乡村产业“点金”绘就村兴民富新图景
水口村位于浈江区新韶镇东北部,村内田园风光气息浓厚,环境优美、诗情画意。
2023年,为充分发掘和盘活区域资源优势,浈江区将水口村打造成集农、文、旅于一体的“山水湾”新时代乡村田园文旅度假村,并建有“夕照稻香”“竹引清风”“云境天澄”“水口书院”“香樟漫语”“问道三公”等十余个“打卡点”。
今年以来,山水湾度假村先后承办了“浪漫烟火”烟花秀、“新韶九章杯”徒步赛和浈江区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成为韶关市区居民假日休闲观光、户外运动的理想之地。
无独有偶。位于十里亭镇湾头村的三雄开心农场,致力于打造“遛娃圣地”的美丽田园综合体,吸引众多珠三角游客体验“亲子栽种向日葵”“燃烧速度与激情的沙滩车”“垂钓小龙虾”“采摘瓜果蔬菜”等农耕乐趣……新韶镇大陂村则将金龟养殖产业作为重要抓手,建设“新韶龟谷”项目。过去杂草丛生的山头摇身一变成了集科普研学、休闲农旅、户外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基地。开业至今,已接待团建、研学团体100多个,观光市民游客7万人,综合收入达到700万元……
像这样依托“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发展的事例在浈江区并非个例。一直以来,浈江区以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优质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八方来客。
今年,浈江区将文旅资源与特色农业、美丽乡村结合,打出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并倾力打造“大陂-水口-湾头乡村”产业体验游示范带。
该示范带总长约23公里,以浈江为主轴线串联水口村、湾头村等7个村、其中,“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有4个(大陂、东山、水口、湾头)。依托典型村的美丽风貌,打造集民宿文化、田园观光景观、商贸服务为一体的水岸风情乡村示范带,努力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体育赛事“掘金”展示文旅发展新画卷
“农行杯”第十七届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春季)、“农行杯”2023环丹霞山自行车赛、以及“农行杯”第十七届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秋季)……今年以来,多项重磅级赛事接连在浈江开幕,不仅让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到精彩比赛,还带动住宿、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的消费增长,成为今年的新消费亮点。
以“农行杯”第十七届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春季)为例,赛事大大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娱乐乃至金融和文化等周边产业,经济效益同比增长10%。
一场场赛事背后,浈江区也有更深的思考:赛事吸引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齐聚,持续擦亮韶关“户外运动天堂”的同时,也增进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或将是浈江区文旅产业的一条“掘金”路。
在算好经济账后,体育赛事如何延续生命力,持续释放综合效应?这成为浈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打造阅丹公路生态观光游示范带是该局制定的一条重要路径。
该示范带总长21公里,涵盖3个村,依托阅丹公路的良好生态,协办徒步穿越丹霞、山地马拉松等赛事,吸引超10万人次参加,将“绿色颜值”转化为“金色产值”。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