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永远在路上 | 听南雄老人讲述红四军黄木岭脱险故事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为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中宣部于6月11日启动“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追寻革命先辈足迹,回顾长征路上的重大事件,深入挖掘艰苦卓绝斗争历程中的感人事迹,以生动鲜活的报道,展现长征沿线的历史变迁,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近日,韶关日报记者跟随采访团深入南雄、仁化,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讲述长征韶关故事,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韶关发布从即日起开设专栏,集中刊发相关报道,敬请垂注。

在南雄市乌迳镇官门楼村

黄木岭村小组的一个小山包上

矗立着一块石碑

石碑正面镌刻着

“红四军黄木岭脱险地”9个金色大字

背面详细记录了

1929年红四军在此地脱险故事

黄木岭上,刻着红四军黄木岭脱险地9个金色大字的石碑。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当年官门楼村百姓和

红军战士之间的感人故事

↓↓↓

红军两过黄木岭 买下百姓“上门礼”

走近石碑,乌迳镇官门楼村村委会主任黄传祖见记者到来,他热心地充当起了讲解员,为大家讲述当年发生在这里的红军故事。

据其介绍,1929年1月25日,毛泽东、朱德曾率领红四军,在这里与南雄县委召开群众大会,号召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参加革命。得知红军动态后,国民党军队很快采取行动,派出两路部队欲对在此发动革命的红四军进行围剿。幸运的是,国民党军队的动态很快被县委派出去侦察的游击队干部钟蛟蟠得知,其第一时间将这一重要情报向毛泽东、朱德等领导报告。

得到这一消息后,红四军由此连夜岀发、经南雄界址向江西信丰转移,甩开了国民党军队的合围,转危为安。这就是著名的“红四军黄木岭脱险地”的由来。

5年后的1934年10月26日,红军长征队伍再次来到此地休整。南雄市史志办干部李君祥告诉记者,红军之所以选在此地休整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当时这里的群众基础很好,非常拥护共产党和红军;二是黄木岭树木茂盛、土地平坦,可有效干扰国民党飞机的侦察,有利于大部队的隐蔽,且不会打扰老百姓;三是黄木岭西南方向有浈江河为屏障,进可攻、退可守,若战斗打响是一处极其有利的地势。

据相关资料记载,当年,中共南雄县委和南雄县苏维埃政府根据上级指示,组织当地群众在这里设立了茶水站,向红军长征部队提供茶水和食品。“听村里的老人家回忆,村民们知道红军队伍驻扎在此后,纷纷带着茶水、芋头、番薯等食物,前来慰问红军战士。但部队纪律严明,战士们坚决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黄传祖表示,百姓盛情难却,红军将士实在难以拒绝,最后只好掏钱买下了这些食物。

重伤红军留此地 子孙珍藏战斗器

记者在官门楼村内与老人们闲聊时了解到,当年红军长征途经官门楼村时,不仅在此地休整还与敌对势力进行了对抗。到现在,村里依然保留有红军长征时留下的战壕。对此,李君祥解释道:“1934年10月26 日,红军与国民党陈济棠部队在乌迳镇展开激烈交战,战场从官门楼村、仓子前村、老寨俚岭,一直延伸到新田村。这是红军长征入粤的第一仗,更是第一场胜仗。”

红军离开时,几位身负重伤、无法继续行军的战士留在了官门楼及下辖的几个自然村中,由当地党组织安排到群众家中养伤。其中一位名叫赵广佬古的战士更入赘到当地人家,娶妻生子。在这次采访中,记者见到了这位老红军的孙子赵行山。今年38岁的赵行山并没有见过他的爷爷,爷爷的故事也是从奶奶口中听来的。

赵广佬古使用过的刺刀、手榴弹壳和子弹壳。

赵行山介绍,仓子前村原是一条“赵姓”自然村,因此,原名广佬古的红军便更名为赵广佬古。1958年,因生活贫困,赵广佬古被迫外出谋生,此后音信全无,赵行山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采访中,他向记者们展示了奶奶一直珍藏的几件锈迹斑斑的“宝贝”——一把刺刀、四颗子弹壳、一枚手榴弹壳。他说:“这些是爷爷长征时使用过的,‘婆婆’(当地对“奶奶”的称呼)一直放在家里的老皮箱中,用红衣服包着。”

听说黄木岭红四军脱险地已被列入2019年全市红色遗迹遗址重点开发项目之一,近期将要开始规划修建纪念馆,村委正在收集当年红军留在此地的物品用于展示,赵行山便打算将这几件物品交过去。

文/图: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