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水务润民生 创造幸福水生态——韶关全力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滴水虽小,却可穿石。  

城市的水脉如同奔流不息的血液,将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她的每一个细胞,确保了肌体运转得顺畅。水务工作是保证血液顺畅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水务“支撑发展、服务民生、保障安全”作用,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水支撑保障。今年以来,我市已完成水利投资3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6%。

加强“排查整治”暴雨之下得安澜

今年,我市入汛之早、雨量之大、洪水之多,为史罕见。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水务、三防、气象、水文等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抓紧抓实防汛备汛措施。市水务局通过加强水利风险隐患排查除险,科学精细调度乐昌峡、锦江、横溪、湾头等骨干水库预泄水量2.3亿立方米、拦蓄洪水5.72亿立方米,减轻下游防洪压力,避免了市区和乐昌城区被淹。  

快速响应、抢得先机的背后,是平日的点滴积累。汛期未至,市水务局全面开展水利汛前防汛安全检查,及时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全面排查整治水利防汛风险隐患,提前预备抢险队伍和物资。入汛以后,市水务局督促各级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强化雨水情预测预报、会商研判和值班值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水库、低标准堤防的巡查防守,落实在建水利工程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小型水库、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等风险防范,科学调度水库错峰泄洪,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有效减轻了洪涝灾害影响。  

除了人员力量,水利工程在防洪工作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北江干流治理工程、新丰江上游新丰县段综合治理工程、18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翁源县“不设防”镇防洪堤建设项目、2宗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工作,北江水系河段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79亿元,翁源县园洞水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40宗病险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部完工。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持续加固。

办好“民生实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水利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深入推动灌区现代化建设改造。截至目前已有30宗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约3亿元。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以上,水质合格率持续达到90%以上。  

保障粮食安全,水利是命脉,灌区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助力粮食稳产增收。南雄盆地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已报省发改委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同步报省水利厅审查,目前正在根据省水利反馈意见修改可行性研究报告。6宗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均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54亿元。

实施“系统治理”宜居水平再提升

优质的水环境是城乡风貌的点睛之笔,也是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碧水绕城方可彰显生态文明。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动幸福河湖建设,持续压实各级河长责任,促进河长和责任单位履职。截至11月底,市县镇村四级河长累计巡河9.88万次,发现并处理问题3328个。通过开展各类河道清理工程措施清理河道水面漂浮物约7.2万吨,清理水塘、河道、农田灌排沟渠淤泥18.62万立方米。市水务局更在今年牵头开展全市境内水系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已排查发现两批次问题水体34个,其中已完成整治14个,其余20个正在抓紧整改中。

稳妥推进小水电分类整改,督促小水电站落实生态流量,已关停退出电站104宗,全市1900余宗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设备全部接入省监管平台,生态流量在线率和达标率基本稳定在90%、80%以上。市县累计开展执法检查160余次,立案查处未泄放生态流量小水电站46宗,罚款80万元,守好了一江碧水。  

河湖水域岸线空间是河湖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河湖行洪、水生生物栖息的主要场所,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公共资源。我市今年已完成53条河流岸线规划报告编制工作。加强在建涉河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排查整改2021年以来许可的河湖管理范围内在建涉河项目问题4宗,完成北江航道上延工程疏浚清礁、航道维护基地及通航调度锚地、涉武江桥梁防洪评价审批工作,各大小江河面貌正逐步得到改善。  

此外,我市今年进一步规范全市河道管理范围内涉及采砂特定活动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立案查处非法采运砂案件12宗。

深化“改革创新”水务发展添动力

水土保持工作连续第四年获省考优秀等次、小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估工作经验做法入选水利部小水电绿色发展典型案例。韶关,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多年来通过持续的改革创新,在水务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强化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强水利建设监管、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规范水利工程管理和加强水行政执法,我市水利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我市已完成7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始兴县都安水、乐昌市九峰水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全市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13宗,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57次。对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园洞水库工程、北江水系治理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等重点民生水利项目开展全周期督导检查,做好发现问题跟踪督促整改。  

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里,我市将不断健全完善与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相适应、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水支撑保障体系,深入挖掘水资源优势,盘活利用水域岸线资源,推进南水湖优质水开发利用、温泉康养、涉水文旅体等水经济项目,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不断做优做强“水文章”,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关于水环境、水安全的幸福感、获得感。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